云家人是怎么想的,钟北尧就算不清楚,也大概能够猜出来一点儿。
九月初五的婚期,按照时间来算,今日是下聘的日子。
七八天前北燕王府就已经开始忙碌了,尤其是还请了福庆大长公主前来帮着一起打理。
福庆大长公主是如今皇室辈分最高的长辈,只此一位,哪怕是永安帝再如何高傲自负,在这位皇室长辈面前,都不敢有任何不敬。
福庆大长公主这两年唯一出来的,就是今年开春北燕王府的长宁郡主在海棠园设宴邀请上京众贵女。
这位皇室长辈连皇家正经举办的宴会都很少出席,却屡屡被北燕王府请出来,很多人不得不思考这是不是一种信号。
大长公主身边跟着的是一位比她略年轻一些的老宫女,还是当初大长公主出嫁时从宫里头带出来的心腹婢女,一直跟随在她身边,堪称是心腹中的心腹。
钟北尧坐在大长公主下首,看着大长公主翻看他亲自整理出来的聘礼单子。
“姑祖母瞧瞧,可有何疏漏之处?”
大长公主慢慢翻看着,上面的东西足足凑够了一百八十抬,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任何虚假。
“你的确心悦林家的那位姑娘啊。”福庆公主调侃着开口,“当年你父王给你母妃下聘,也不过如此了。”
钟北尧莞尔一笑。
就连坐在钟北尧对面的钟璃月都忍不住笑起来,“林姐姐人美心善,温柔端庄,哥哥心悦林姐姐才是正常呢!”
福庆公主笑了。
福庆公主一直都是心疼钟家这两个孩子的。从北燕王府的先王与二爷战死沙场开始,从钟北尧小小年纪独自扛起整个北燕王府开始,从尚在襁褓的钟璃月幼失怙恃开始……
福庆公主明白所有事情,作为皇室公主,她更明白自己应该摆正的立场,更明白北燕王府的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是能够插手的。
可她忍不住。
这么多年,小璃月始终远离上京核心,独自居住在郊外的庄子上。钟北尧亦始终都是孑然一身,孤苦伶仃。
所以,福庆公主是最乐见他能够有一个贴心人陪在身边的人。
林家的那个姑娘她见的少,但林氏一族历代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地守在西北边关,先侯夫人云氏更是一心追随。
林云疏——
福庆公主琢磨着这个名字,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忠国侯和夫人对这个女儿的期待,可全在这个名字里了。
可世事无常,骤逢大难,父母对她的期望,终究没有得偿所愿。
在福庆大长公主看来,皇帝这么多年来做的好事,那是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一件是允许钟北尧平袭爵位,一件是予钟璃月和林云疏郡主之位。还有一件,便是赐婚钟北尧与林云疏。
满上京城地数着,能与这二人般配的,怕是只有彼此了。
看完了聘礼单子,福庆公主身边的老嬷嬷接过单子,在一旁的桌子上研磨动笔,亲自将清单再誊抄两份。
单子很长,哪怕老嬷嬷动作已经很快了,但等抄完也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了,足可见聘礼之丰厚。
“后日便要去下聘,你可还有什么需准备的?”福庆公主问道。
钟北尧摇头,“安国公已经同意下聘时携国夫人一同前往,并无其他缺漏之处。”
福庆公主满意颔首。既然接受了这门婚事,自然要认真对待。而钟北尧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福庆公主,他的确很珍惜这门婚事,并且认真对待。
转眼就到了下聘的日子。
一大早,忠国侯府刚刚收拾妥当,就有门房禀报福庆大长公主鸾驾已至。
云大夫人与云二夫人对这位皇室仅存的长辈还是心有敬意的,故而急忙前往正门亲自迎人。
北燕王府一早就给她们通了气说前来下聘的会是福庆大长公主,故而府里全部收拾的妥妥帖帖,是能让老人家心里头欢喜的。
而跟着大长公主一起来的,便是安国公与安国公夫人上官氏。
盛世河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