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为狼山新堂建设奉献已达三万银元,朱主教考虑此经费虽远不能盖一堪比徐家汇的豪华大堂,但狼山堂狭小拥挤,一遇天气突变,朝圣人群躲雨之处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已经将近十年,长期以往实在不忍。但狼山的地位今非昔比,所以朱主教对新堂设计建设格外重视,不敢妄自动工。为此,他想起了上海土山湾工艺大师潘克恭之子,上海法租界首席测绘师潘世义先生。潘世义是我国第一批留学海外的才子,在巴黎大学专研建筑学,曾在法国学术界被誉为最杰出的东方设计师,与朱家也素有往来。
前些年刚和朱主教的舅舅“爱国老人”马相伯合作,在上海建设了“息焉堂”,其风格独特,设计严密,后来被评为上海二十二处最优秀的历史建筑。对于狼山堂这样拥有重要宗教含义的教堂,请他出山设计督造是最合适不过的。为此,朱开敏主教亲赴上海拜见潘世义先生,与他商谈了关于狼山新堂兴建的事宜,潘世义知情后言明分文不取,义务全程亲自打造圣地新堂。当年四月初,潘世义便将新堂设计图纸送达海门主教公署,并把设计理念全数向朱主教阐明,月底便在狼山老堂北侧三十米处开工兴建。当时潘世义考虑到建设难度和地质情况,选择了大堂和钟楼分开建造,先砌大堂再盖钟楼。在夯实完钟楼地基准备竖桩时,潘公和上海汇利鹤记建筑厂工程队黄冬生和陆工头跳到墙脚柱底中放置一枚圣母显灵圣牌和圣女婴德圣牌,岂料悬置当空的三千磅大柱当头砸下,情急之下用手推此千钧之柱,三人竟毫发无伤。第二天当放置第二柱的时候,又有铁匠工作其下,大柱又断索砸下,铁工得而闪避,大险。
当时在场几十人见此前后两事,皆为出生入死之刻不容缓之际,但都能化险为夷,出险入夷,大声高呼狼山圣母的特助护佑。
1937年,在历时一年之后,大堂全部竣工。因中日抗战的时代背景,一向极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的朱开敏主教,选择了五月九日这个当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国耻日作为开堂典礼日,寓意明朗,主教全心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奉献给狼山圣母,期望我国国民勿忘国耻,复兴图强。当天观礼朝圣宾客教胞数万甚众,光上海公教进行会(含苏州)成员在教友领袖、沪上大实业家陆伯鸿的带领下便有四千余人。
南通城内的旅馆,狼山镇上的香店,到处都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圣徒,对当时南通这个城内居民才数万有余的边远小县来讲,盛况空前,礼佛拜山进香士女第一次被公教朝圣信友给盖过。狼山的形象也为之改变,以前作为苏东佛教重镇,现在更是全国天主教的朝圣之地,名声大振。
从此,海外信众也纷纷慕名而来,尤其以法、意、比、加、美等国人士最为积极,其中不乏著名政商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时期,一位曾经担任过朱开敏主教国际联络秘书的外国神父,将其在南通朝圣时拍摄下来的一段录像,作为表明中国是个文明国度,爱好和平,其宗教自由社会和谐的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不断播放,以争取中国抗战最需要的国际援助,而南通也就此步入国际舞台。
在狼山新堂开堂典礼当天,除了中央政府、省、市各级政商绅学团体和全国兄弟教区发来贺电外,国家立法院长(类似国会下议院议长)、国父中山先生之子孙科致信祝词,国家监察院长(类似国会上议院议长)于右任“草圣”送来对联挂於祭台两侧,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朱主教的舅舅马相伯也亲书题字。其能在如此经费紧张,时间短暂内建设成这样的艺术瑰宝,实在不易,潘世义先生劳苦功高,阙功甚伟。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