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
倪瓒狮子林图
出花篮厅或五松园,沿廊可到达真趣亭。
廊的左侧尽头墙上嵌有倪瓒《狮子林全景图》石刻。该图是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由如海上人邀请著名山水画家倪瓒所作。
皇家题诗
清高宗乾隆为了督察黄淮河务与浙江海塘工程,同时笼络江南官员及士人,作了六次南巡。据《南巡盛典》与道光年《苏州府志》记载,他从第二次南巡起,每次都要游狮子林。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巡江南,带了倪瓒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又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现刻在狮子林御诗碑上。 五年后(1762)三巡江南,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留下七律二首,其一题在亲手临摹的《狮子林图》上“命永藏吴中”,另一首《游狮子林得句》题在倪图上空白处,赞狮子林“一树一峰入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 乾隆三十年(1765)四次南巡,为狮子林题“真趣”匾,命赏给园主黄氏兄弟每人一匹缎子,写下《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与七律《再游狮子林》。 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次南巡,在《狮子林再迭旧作韵》中道“山庄御苑虽图貌,黄氏倪家久系心。”意为二处仿建狮子林仅为“图貌”,“略看似矣彼新构,只觉输于此古林”。 四年之后最后一次南巡,乾隆再到了徐贲画的十二幅狮子林风景图,在《游狮子林三迭旧作韵》中道“粉本石渠藏手迹,写虽因手运用心”表明在临摹倪图时用心运手,又道“六度南巡之事既藏,亦不再拟命驾矣。”又自问“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日芳草可弗寻?”因“六度南巡止”,只能“他日梦寐游”了。 由乾隆题了八首御诗的《狮子林图》现只有模糊照片,据说真迹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与佛教的关系
狮子林是禅宗寺庙园林,园因寺而闻名。在佛学中佛为人中狮子,狮子座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林即禅寺。因此,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禅僧以参禅,斗机锋为得道法门,不念佛,不崇拜,甚至呵佛骂祖。所以狮子林不设佛殿,唯树法堂,而建筑题名全都寓以禅宗特色。如立雪堂,为讲经说教之堂。其名取自慧可和尚少林立雪之事:达摩祖师在少林修禅时,慧可为拜师在门外站了一个晚上,积雪没膝,后被达摩祖师收为弟子,修成正果成为禅宗二祖。如卧云室,为僧人休居的禅房。还有指柏轩、问梅阁等,都是以禅宗公案命名。即便狮子林成为私家园林,这些建筑重建后,题名依然不改,可见狮子林是禅宗与中国园林相互影响的一个详细例证。
园林影响
狮子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