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的原材料有3大类:绸缎类、棉布类、化纤类。细分起来主要有 绫、 罗、 绸、 缎、绢、 纺、 葛等。其中尼龙绢薄如蝉翼,透明坚韧,弹性好、牢度强,不易折皱,是制作双面绣的最佳底料。
制作底稿
底稿是将图案通过专业打印机喷绘打印到丝绸布上的成品,它是绣品的模板。苏绣底稿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为苏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照片等。我们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自己设计好的图案,到专门的打印店打印出来。
绣花线
苏绣对绣花线的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要根据自己所需要的颜色,挑选色泽鲜艳、有光泽、粗细均匀的线。2011年,苏州花线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绑线连绑线
这两种线用普通的家庭用线即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通常我们都会选择比较粗的棉麻线来做绑线,而连绑线用普通缝衣服的线即可。
刺绣
刺绣是一种长时间坐着操作的安静的劳动,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通常,一件普通30厘米规格的绣品就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对刺绣者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刺绣者不仅要具备相当的 艺术修养,还要懂得一些基本画理,同时,还要有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和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
苏州刺绣,就是指狭义的“苏绣”,而广义的苏绣是以苏州为集散中心,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著名 手工艺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粤绣、湘绣、 蜀绣合称为中国“ 四大名绣”。
由 吴兴钱山漾古遗址出土的五千年前以家蚕丝织成的 丝织物残片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取丝的国家,而且发源于 太湖流域,这就为苏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文献和实物的限制,苏州刺绣究竟始于何时,尚难以确切说明,但据刘向的《说苑》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时,东吴丞相赵达之妹,已能运用刺绣绣出了中国第一张山地 势军阵之图,时人谓之“针绝”。而《 三国
志·吴志·蒋钦传》上也记有“妻妾衣服,悉皆锦绣”之句,可见一千七百多年前苏州刺绣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已达到可观的程度。
宋代,苏州刺绣已有了欣赏性的绣品出现,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 张应文著的《清秘藏》一书中说:“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仅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唼喋之姿,佳者较画更胜。”,描绘了宋代苏绣已具有精工细作、形象真实生动的特点。
元代的苏绣,见诸文献记载的并不多,《清秘藏》中则道:“元人用线稍粗,落针不密,间用墨描眉目,不复宋人精工矣!”可见,元代的绣品较之宋代无多大进步。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