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清·陈文述卢龙山上阅江楼,旧是高皇翠辇游。曾为平戎亲战伐,更因破敌树旌游。荡胸云拥三山壮,放眼风高万里秋。五百年来人事改,长江依旧接天流。
陈文述,浙江钱塘(杭州)人,嘉庆举人,官至安徽全椒知县,有《秣陵集》等。
阅江楼清·顾湄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云开蓬导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凭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回归六代愁。
顾湄,字伊人,江苏太仓人,有《水乡集》。
陈、顾两人的诗,都说“高皇”(明太祖朱元璋)建的阅江楼,可能是受《古文观止》上宋濂的《阅江楼记》的影响,没有见到朱元璋的《又阅江楼记》的关系。陈文述的诗当作于道光年间,他是全椒知县,全椒距离南京很近,又有《秣陵集》,秣陵是南京旧名,他到南京去过阅江楼是可信的。顾湄从诗中说明,见过“阅江楼”。他们两位是秋高气爽时节登楼观景的,说明的确有楼。李教授认为,“有记无楼600年”应该这样理解:朱元璋时确实未建过“阅江楼”。后人因军事目的或景观,建了楼,不过是简楼,由于年久失修,或兵火等原因,楼毁坏,不见楼,后建的楼仍叫“阅江”,但不是朱元璋拟建的楼。
李教授说这个结论的得出,特别感激梁白泉、季士家、钟陵、冯云青、王东等先生帮助,特借助金陵晚报对他们表示感谢。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