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色品味人生
超小超大

2 (2-1)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文字记录,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是唐末 五代十国时 吴越王钱鏐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这首山歌原载于宋吴僧文莹《湘山野录》,五四以后研究吴歌的先辈 容肇祖先生,曾于1936年北大《歌谣》周刊第二卷第七期上,发表了《一千年前的一首 吴音山歌》一文,介绍了这首最早的吴音山歌,容先生引证《学海类编》本的《湘山野录》,记下了这一条的全文,如下:

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梁太祖即位,封钱 武肃(鏐)为吴越王。时有讽钱拒其 命者。钱笑曰:“吾岂失为一孙仲谋耶?”拜受之。改其乡临安县为 临安衣锦军。是年省 茔垄,延故老, 旌钺鼓吹,振耀山谷。自 昔游钓之所,尽蒙以锦绣。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旧贸盐肩担,亦裁锦韬之。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浆角黍迎于道。鏐下车亟拜。媪抚其背,犹以小字呼之,曰:“钱 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丫溪矣。此媪酷留之,遂字焉。为牛酒 大陈乡饮,别 张蜀锦为广幄,以饮乡妇。凡男女八十已上 金樽,百岁已上 玉樽。时 黄发饮玉者尚不减十余人。鏐起,执爵于席,自唱还乡歌以 娱宾。曰:“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吴越一王驷马归。临安道上列旌旗,碧天明明兮爱日辉。父老远近来相随,家人乡眷兮会时稀。斗牛光起兮天无欺!”时父老虽 闻歌进酒,都不之晓。武肃亦觉其欢意不甚浃洽。再酌酒,高揭吴喉,唱山歌以 见意。词曰: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 我侬心子里!歌阕,合声赓赞,叫笑振席, 欢感闾里。今山民尚有能歌者。

这段笔记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一千多年前,吴越王钱鏐衣锦还乡到临安(今杭州)的情景,他仿照汉高祖刘邦的《 大风歌》,高兴地唱起来,但乡亲们都听不懂,不能尽兴,于是他“高揭歌喉,唱山歌以 见意”,山歌虽然只有三句歌词,但却是 乡音土语,立即引起共鸣,“叫笑振席, 欢感闾里”。从这三句歌词来看,确实是全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山歌,加上注释更加确切地反映出吴音的特点,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它比六朝吴声歌曲记录的吴歌,更加朴实、通俗,乡土气息特别浓厚。研究吴歌的学者们,把它作为用吴语演唱并完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第一首吴歌。在顾颉刚先生七十年前写的《吴歌小史》中,引用了它,关德栋先生在为冯梦龙的《山歌》作序时,也说它是“吴中山歌最初的记载”(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明清民歌时调集》上)。原记述者的最后一句话:“今山民尚有能歌者”,说明北宋时还有人能唱这首歌,关德栋先生进一步引证南宋人 袁耿《枫窗小牍》也叙及此事,其后并说:'至今狂童游女,借为奔期问答之歌。'”可见此歌流传久远。并进一步明确吴歌主要即是“山歌”,这就和冯梦龙时代收集的山歌,和现代流传于广大农村的山歌,一脉相承。

历史对 民间文学是这样的不公平,生长在田野里的民歌,靠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经过文人笔录记载下来的民歌,又常常是被改造过了,其中不乏人民性很强的作品,但已非民间口头文学的本来面目。

吴歌历史源远流长。传说 殷商末年, 周太王之子 泰伯从 黄土高原来到 江南水乡, 建了勾吴国并"以歌为教",从那时算起,吴歌已有3200多年历史。《 楚辞·招魂》即有“ 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 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 山歌》、《挂枝儿》。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滴滴梧桐雨 连载中
滴滴梧桐雨
烛时_96876437860437686
简介正在更新
0.2万字9个月前
晚世木 连载中
晚世木
病旦香客
简介正在更新
0.9万字9个月前
玄轩小说释怀吧 连载中
玄轩小说释怀吧
宋玄倾
凭什么后来者居上?
0.8万字9个月前
锦瑟年华,我定陪你仗剑天涯 连载中
锦瑟年华,我定陪你仗剑天涯
语涵165
前世的惨死,闺蜜的背叛,家庭的衰败,渣男的背叛,让上官知鸢不甘的结束这一生,幸得上天宠爱,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她这一生不仅要复仇,还要找寻前世......
44.2万字9个月前
团宠洛小熠 连载中
团宠洛小熠
顾奺希
洛小熠为了人类世界牺牲自己,重生后成为团宠
0.2万字9个月前
洛总的恋爱手册 连载中
洛总的恋爱手册
欧阳薇儿
原名熠风吧之玛格丽特。他,是豪门总裁。她,是一名杀手。她被派来杀了他,却因此而爱上她,她,原以为自己只是个孤儿,没想到自己竟是豪门千金!原来......
1.3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