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色品味人生
超小超大

2 (2-1)

历史起源

起源农村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 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 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 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 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 说唱艺术。据有关资料记载, 元曲 曲牌中的“南京调”系白局的 古腔本调,表演形式又称 数板或新闻腔,白局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其流传过程中,还曾在扬州留下了一个新品种——清曲。上世纪有名的 香港电影 《三笑》中的大部分 曲调都出自南京白局。

  白局曲种起源于六合农村吹打班子,成长于织锦机房,是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曲艺形式。六合一些殷实人家逢婚丧喜庆,总要邀请吹打艺人来增添气氛,有的艺人边打节拍边唱民间小调和明清时的俚曲,还有二胡伴奏,因此吹打班子吹出了知名度。

由于所唱曲子皆以苏南苏北小调为基础,又揉进了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故便有了“百曲”之称。白局以“南京调”为古腔本调,此调又称“数板”或“新闻腔”,其它主要曲调为“满江红”、“梳妆台”、“哭小郎”、“穿心”、“剪剪花”、“老八板”、“闪板”等。

抢救扶植

解放后,政府对白局进行了抢救扶植,1960年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文革期间解散。1985年由原白局团演员徐春华又重新联络,将一些原白局团的演员、演奏员及社会上的白局票友老艺人,参加省、市、区的汇演活动,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联缀体。

  南京白局有曲目近百个,内容大都是自编当地的新闻趣事,短小风趣,比下层社会的“说报”前进了一步。有许多段子较真实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讴歌了劳动人民的斗争。如《抢官米》、《倒文德桥》、《南门外倒城墙》、《打议员》、《抵制日货》、《过水荒》等。

流入市区

当百曲从乡村流入市区时,南京拥有20万之众的织锦工人,他们首先接纳了百曲,传统织造云锦为两人一台机器,在辛勤的劳动之中,一个坐在织机上面拽花,一个在织机下面机坎里摔梭开织,两人一唱一和,说身边的生活,讲稀奇古怪的事物,谈金陵四十八景,也唱江南江北和周边地区的小调,倾吐心中的郁闷,抒发情感,宣泄对封建统治的不满,用土语描摹痛苦的生活,如“这几天机房不好做/我又被‘坐板疮’来磨/三万六千头的库缎/一天撂上它几十梭/‘焦老机’的老板/天天还在催生活------”,通过白局的说唱,刻画了机工的悲惨景况。

  后来织锦工人这种每唱一次称作“摆一局”的白局,因南京味儿特足,很快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的便登上大雅之堂,有的传入澡堂、理发、厨行、茶馆各服务行业,分出不取报酬、只享招待的“白局”,和收酬金的职业班“红局”,百曲因其谐音,而被白局所代替。

白局的表演有说、唱,偶尔加上身体动作,使用的是地道南京方言,称为“新闻腔”或“数板”。由于新移民的涌入和方言的变迁,有些词和现在通行的南京话也不一样,比如说“鸭子”读作“呦子”,“大妈”读作“多嬷”。尾音儿化重,跟京味儿化音的区别在于连读而且上扬,象“碟子、碗”,读起来就是很快“的儿窝儿”……用文字来转化语言艺术,太难了。

6

盛衰时期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叔,你家萌妻又开挂了 连载中
大叔,你家萌妻又开挂了
夏多多1
如果穿成书中活不过三集的女配,还附送一个根本不爱她的男主未婚夫要怎么办?当然是让他滚蛋啦!……时小念重生之后唯一惦记的便是跟渣男主退婚,走上......
270.2万字9个月前
乌云遇皎月:寻找记忆 连载中
乌云遇皎月:寻找记忆
上菁芜
邬遇榜辨祖与谭皎在一次轮船旅行中相遇愉设,二人一见钟情。旅行过后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缺失,邬遇失去了旅循祝影行结束后几天的记忆,谭堡燥放......
3.2万字9个月前
喜欢是没有结果的 连载中
喜欢是没有结果的
忘不掉的意难平
1.4万字9个月前
如何写好小说(技巧) 连载中
如何写好小说(技巧)
啾啾JJ
你想写好小说吗?来看看这里吧!
11.2万字9个月前
少年特战队特种兵学校(甜甜CP) 连载中
少年特战队特种兵学校(甜甜CP)
贝壳风铃KID
2.4万字9个月前
摆烂女配头顶自带读心表情包 连载中
摆烂女配头顶自带读心表情包
故里爱长安
无父无母沈知知穿书成了小说中无脑炮灰女配,好不容易享受到了来之不易的母爱。却被系统绑定,强制按照小说剧情完成任务。最后害的继父一家破产,自己......
5.9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