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色品味人生
超小超大

5

雨花石文化的发展史与我国的赏石史、玉石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雨花石既有宝石的特质(如蛋白、玛瑙、水晶、玉髓),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玉与玛瑙所不能及,故足贵也。”(明《灵岩石说》语)春秋末年,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尚书.禹贡》记载:“扬州贡瑶琨”。瑶琨者,似玉的美石,玛瑙也。而扬州的辖区真州(今仪征市)惟盛产玛瑙,是雨花石的主产地之一。

且今天的月塘乡砂矿,仍多产玛瑙,质地尤其润泽细腻,为社会所共认。六合、仪征两地砂矿众多,星罗棋布,唯月塘名声最响。故此,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将此地之“瑶琨”贡至宫廷,成为达官显贵的案头清供或为皇室嫔妃装饰点缀之物乃是至情至理之事。好一个“扬州贡瑶琨”,五言而已,足以让雨花石的热爱者、研究者兴奋不已。

7

美丽传说

南朝梁代

南朝梁代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问及雨花石的来历,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时,有个叫云光的高僧在南京市石子岗(今雨花台)设坛讲经说法,感动上苍,为之雨花,落地后便幻成了五彩缤纷的雨花石,后人将讲经处便称之为雨花台。还有不少散见于史料中的诗文称:雨花石为女娲补天的遗石。如“珍重养清泉,有时天可补”。(孔尚任咏《六合石子》)

“天也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女娲氏炼五色之石,以补其阙”。(战国《列子》)

雨花石也五色之石也,是否就是补天的遗石呢?其实,这都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不足为据。很显然,雨花石的成因是科学的,雨花石的历史比云光说法更加久远。云光说法与雨花石的结合源自所处年代佛教盛行的社会背景。如今时过境迁,当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的情景早已被历史的烟云所湮灭,而云光说法这一神话传说伴随雨花石赏玩活动的延续,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继南朝梁代“云光说法”以后,雨花石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渐次明朗起来。北宋中期,在退居江宁(今南京)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王文忠公全集》中,出现了以《雨花台》为题的诗文。北宋末年,史部侍郎卢襄正式为雨花台命名,都为雨花石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和根据。而对后世赏石产生直接、深远影响的则非苏轼莫属。他在贬谪齐安(今湖北黄州市)任上往往于江中“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既久,得二百九十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挹水注之粲然”,遂作《怪石供》、《后怪石供》,对所集之石从质、色、形、象以及陈列、鉴赏进行了极为细致生动的描述。对今之雨花石赏玩、研究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而其慧眼识珠,善于发现的审美意识更令石界为之折服。正如雨花石收藏家张轮远先生所评:“苏公一履斯土,竟能独具只眼、识拔石子于庸夫俗子之手,岂非癖石子者先进乎。惟苏公虽癖好,而所得则非灵岩石”。但齐安石与雨花石乃同宗同源之物,倘不论其产地而称东坡先生为赏玩雨花石之鼻祖当受之无愧。无怪乎明人冯梦祯在赏品雨花石时也发出“恨不能起长公于九泉,与之品石耳”的感言,更有清人宋荦因景仰东坡而自号西坡,并足及黄州觅石而作《怪石赞》者。

宋代赏玩雨花石始盛,还因雨花台的修建立名而渐成江南登临胜地之故。人们于闲暇之时前往雨花台不仅可以寻古探幽,一寄情怀;返归自然,览江采风,尽享川谷之野趣;还可搜石觅宝自得其乐。加之文人墨客时以诗词歌赋竭尽文情渲染之能事,客观上提高了雨花台的知名度,带动了雨花石赏玩活动的深入。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学校番外(高甜) 连载中
特种兵学校番外(高甜)
开心到飞起的星梦
1.1万字9个月前
沈先生,久等了 连载中
沈先生,久等了
司楠君
她是冷血无情的杀手,他是帝都太子爷,他爱上了她,可她却利用他扳倒了他的家族。他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是你们欠下的债,血债就该血偿。“不,我问的......
4.2万字9个月前
哥,别骗我 连载中
哥,别骗我
时间贩卖
从小被哥哥们宠在手心里的小孩,有一天哥哥不见了,他哭着问为什么?后来,什么都明白了,只会脸上毫无生气的去做,少年褪去了脸上的童真与稚气,内心......
3.1万字9个月前
天上人间的故事 连载中
天上人间的故事
单小一
我叫唐唯,今年29岁,坐标北京。我的故事起源于天上人间。对,就是你们第一反应想到的那个天上人间.故事要从18岁那年讲起了......
4.0万字9个月前
家常理短 连载中
家常理短
幽默敬喜喜
已王艳生孩子为线索探索人性
15.3万字9个月前
她的曙光啊 连载中
她的曙光啊
斯斯沉烟
她,明明是个天才,却过着堕落的生活,她的形容词是:懒,脑回路惊奇。直到遇到他,才从新开始人生。他,刑警队大队长,破案率高达90%,穿上警服,......
13.6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