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第三进大厅专柜内陈列了柳亚子创办的《新黎里报》实物样品,其中有“教育研究特刊”等报。该报被誉称为“时代明灯”、“地方福音”,是柳亚子早年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的见证之一。它是1923年柳亚子与毛佩岑等会同黎里区教育会等九个团体共同创办的。1923年4月1日正式发刊,1926年2月柳亚子赴沪主持改组后国民党江苏省委党务工作停刊。该报系半月刊,四开两张四版,每月1、16日发行。前后近三年共出版发行了82期、特、赠刊20期。发行量,最多达1120份。发行量虽不大,但发行范围甚广,海外有美国、南洋;国内远及吉林、广东、福建等地。《新黎里报》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气势凌厉,连续推出旅大问题、婚姻问题、劳动纪念等特刊。1923年5月16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吴江各团体举行的国耻纪念活动,刊载了柳亚子执笔的《废止二十一条及附属文件的理由》、《对旅大问题之我见》等文章。1923年底《新黎里报》发表了不少思想激进的文章,一度被迫停刊两月。但复刊后,柳亚子挺身而出发表了《哀悼列宁氏》、《拜孙悼李楼随笔》等文,称颂列宁“伟大的人格”、“伟大的功业”,认为列宁的逝世是“世界进化的不幸”、“人类的不幸”。
柳亚子故居的第三进赐福堂,门口陈列一块残匾“赐福堂”三字,原系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该匾原选材质为柏树,宽2.7米,高1.02米,现悬挂在赐福堂的匾额依陈列残匾复制。据说当年乾隆曾赐予周元理9个福字,大学士嵇璜将福字制成九块匾额,其中之一赠送给工部尚书周元理,周元理衣锦还乡,将御赐福字匾额恭悬于此宅厅,该厅即更名为赐福堂。
赐福堂后来成为南社诸友的集会场所。厅内陈列“南社专柜”有照片、出版刊物《南社》等。从南社的前身1907年神交社开始,到1935年南社纪念会结束,南社存在28年,柳亚子领导南社28年。赐福堂陈列南社出版的《南社丛刻》22集,其中3至7集、9至20集都是柳亚子所编订印行。柳亚子负责编订时社友寄来的诗词文稿,书写文体不一,用纸各异,有的行书,有的草书;还有的用花笺书写,字迹娟秀,钤有印章,成为雅致的横幅或手卷。面对这样的原稿,柳亚子晨抄冥写,将全部诗文词稿全部誊写一遍,用每页二十四行,每行三十格的红稿纸誊写,然后交给排字房,并形成了惯例。从此以后这项抄写工作都由柳亚子担任。虽然这项工作量特大,柳亚子家里却保存了很多南社社友的手迹。这批手迹已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珍品。赐福堂内主要陈列展出了柳亚子的生平照片、书信、著作、诗稿手册,还有***、***、***、鲁迅、何香凝写给柳亚子的信和题词等。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