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园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大,早晚凉,中午热,白天温度较高,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夜晚温度较低,因呼吸作用减弱,降低了有机物质的消耗,糖类的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就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的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有效成份的含量,因而茶叶嫩度高、品质好。
茶树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那里四季如春,在夏天,因海拔高,气温低,7月份平均气温在22℃以下,盛夏而无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下,一般较弱的寒流不能到达。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隆冬而无严寒。那里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由于茶树长期生活在这种温暖而湿润的生态条件下,因而使茶树形成喜爱温湿的特性。
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日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茶树不但生长快,而且茶叶品质也好,日平均温度超过25,虽然生长快,但茶叶易老化,品质下降。茶树生长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在茶树生长的季节,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最好。[4]
◆喜光耐荫
茶树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荫性,它既能在强光下正常生长,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长得更好,而且品质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树耐荫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茶树的祖先长期在光线较弱的生态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耐荫的遗传特性。茶树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b,叶绿素b对蓝紫光的吸收率特别高,而漫射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4]
◆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树生育和茶叶品质。茶树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要茶树生长好,品质优,就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
鲜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为3厘米左右。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九道工序。
1.鲜叶采摘:4月底或5月初开采,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为3厘米,严格做到“三不采”,紫芽不采,病虫叶不采,雨水叶不采。采回鲜叶置阴凉通风处,薄摊4~5小时,含水量降至70%左右开始炒制。
2.杀青:每锅投叶量为350~400克,锅温150~160℃。主要手法双手抛炒,先抖后闷,抖闷结合,每锅叶量较少,锅温不高,炒至青气散发,茶香透露,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为适度。时间约6~7分钟。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