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色品味人生
超小超大

2

在唐代,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据《杜阳杂记 》记载:“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 ,花始开香气袭人“。《剧谈录》载:“慈恩寺浴堂院有花两丛,每开五六百花,繁艳芬馥,绝少伦比”。当时,刺激牡丹种植业发展的原因,不仅是牡丹被众多的人们喜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唐国史补》载:“人种以求利,本有值数万者“。在唐代的大量栽培下,繁育出众多的品种,使牡丹花瓣化程度提高,花型花色增多。

在栽培方面角度说,唐代已开始尝试牡丹的熏花试验,据《事物纪原》记载:“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这虽为传说,但从中可以分析出“牡丹独迟”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其生长规律而造成熏花的失败,使其不能与其它花卉同放。

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据宋《清异录》记载:“后唐庄宗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有百药仙人、月宫花、小黄娇、雪夫人、粉奴香、蓬莱相公、卵心黄、御衣红、紫龙杯、三支紫等品种”。

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择地、花性、浇灌、留蕾、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成熟经验。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载:“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 ,以细土用蔹末一斤和之“、“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洛阳花木记》中载 :“凡栽牡丹不宜太深,深则根不行,而花不发旺,以疮口(根茎交接处)齐土面为好”。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栽培牡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都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能够甲天下的原因之一。

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的天彭(四川彭县) 、成都、杭州等地。在这些栽培地,首先引种了北方较好的品种,并与当地的少量品种进行了杂交(天然杂交),然后通过嫁接和播种的方法,从中选出更多更好的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品种。陆游著的《天彭牡丹谱》中记述了洛阳牡丹品种70余个。明清时,中国牡丹的栽培范围已扩大到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州 、北京、广西的思恩、黑龙江的河州等地。《松漠纪闻》记述了黑龙江至辽东一带种植牡丹的情况: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辟园地,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数十丛者,皆燕地所无。另据《思恩县志》记载:“思恩牡丹出洛阳,民宅多植 ,高数丈,与京花相艳,其地名小洛阳”。这说明当时牡丹北至黑龙江,南至广西 。明清时关于牡丹著述更多,薛凤翔著《亳州牡丹表》、《牡丹八书》,从牡丹的种 、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乾隆年间编纂的《洛阳县志》列古代和当时品种共169个。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生之情深似海 连载中
重生之情深似海
筱女人
前世,她死心塌地爱的人竟然是令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沈南絮自扇耳光,悔不当初引狼入室,如能重生,她必定不会再那么愚蠢。重生后,沈南絮这才发觉......
67.5万字9个月前
寒慕夏 连载中
寒慕夏
梦海青
女主:叶夏男主:林寒
0.3万字9个月前
汪顺:特别的人 连载中
汪顺:特别的人
乔屿楠
游泳队e人老大哥x射击队i人妹宝-
0.5万字9个月前
L的生活日志 连载中
L的生活日志
爱吃兔子的小猫
写作文可以来这里找一找题材,这里是L的心里路程
0.8万字9个月前
霸总文当团宠 连载中
霸总文当团宠
松松离
【双男主+读心术+团宠+打工人发癫+狗血癫梗+现代架空+一切为剧情服务勿细究!】
3.3万字9个月前
女生美图集 连载中
女生美图集
叶时熙
无简介
新书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