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现状
1956年3月,当时主管文教工作的陈毅元帅视察了半坡遗址,当他看到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时,不禁感慨万千。回到住处,陈毅元帅即兴赋诗一首,题为《半坡村访古》:“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稀。绝无甲骨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
陈毅元帅在第二天就向中央发电报,建议拨款30万元人民币修建半坡博物馆。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的河东岸建成。1961年,它被列入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文物保护部门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博物馆的大门装饰十分具有原始村落风格,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大厅正面为***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走在半坡博物馆,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西安半坡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代言人
陈忠实先生接受邀请,成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代言人。2006年5月12日上午,我国当代知名作家陈忠实应邀受聘为半坡博物馆文化代言人。由作家代言博物馆的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家,开创了一种历史文化部门与文学工作者合作的新形式。
半坡博物馆展览大厅大台阶下竖立着一幅背景画,上面“文化、传承、使命”六个主题大字格外醒目,画面一侧是陈忠实的名作《白鹿原》主题人物白嘉轩,他以沧桑的眼神注视着复原后的半坡遗址。半坡博物馆向陈忠实先生颁发代言聘书并赠送礼品,礼品中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原版。陈忠实为半坡博物馆现场题词:“这个民族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创造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半坡文化
解释
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所属区域
黄河中游地区
发现地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