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
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董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5
文化遗址
城子崖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东武源河东岸。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 3~6米。1928年由吴金鼎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发掘,李济、傅斯年、梁思永等 7人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城子崖遗址属山东历城龙山镇的黑陶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学者发现并且发掘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最初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一度称“黑陶文化”,后考古学界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现称山东龙山文化。有的学者则称之为城子崖类型,作为龙山文化的地方类型之一等。
黑堌堆遗址
黑堌堆遗址位于永城市龙岗乡王楼村西北角,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黑堌堆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从发掘情况看,“遗址堆积较厚,文化内涵单纯,出土遗物丰富”。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 中国龙山文化也是发源于此。另外还有王油坊和造律台等遗址也矗立在这一地带。黑堌堆的传说:每年黑堌堆长高半尺,大概二十米见方的黑堌堆上曾经长有一棵大树,高高的树上曾经经常有晾晒的衣服.被褥和鞋子,路人都很惊奇,传为宝地!传说的可信度是很低的!但是黑堌堆遗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现在已经是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堌堆遗址有力地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龙岗这片广阔、平坦的土地上。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