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3
超小超大

1-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7-1)

《梁惠王上》共七章。

第一章开宗明义,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都知道,“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如同“仁”是《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核心一样,在双音节词已经勃兴的《孟子》一书中,“仁义”便是孟子其人和其书的思想核心了。

第二章讲君主应与民同乐。反之,如统治者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础上,人民拼了命也要反抗,君主也就乐不成了。

第三章是回应梁惠王说自己如何尽心尽意为国为民操劳的。孟子指出他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关键是要不夺民时去发动兼并战争,要让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孟子还教导惠王丰年要多收购粮食,灾荒年要开仓赈济。能做到这些,才是“王道之始”。

第四章先展示出一幅可怖的场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然后批判说:“此率兽而食人也!”统治者若如此,“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第五章面对梁惠王念念不忘报仇雪恨,仍教导他要行仁政,与民休息。

第六章教导梁襄王不要“嗜杀人”。

第七章更循循善诱,通过齐宣王的“以羊易牛”,指出这就是“仁术”;然后话锋一转:“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因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结论的得出,也就如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以往,常有人说,儒家思想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我们看这整个《梁惠王上》,都是教导统治者要爱护人民,不要与人民为敌的。又赵纪彬说,“教”是对奴隶的强制性训练,对贵族要用动词“诲”;本篇末章齐宣王却明明说道:“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们可以归纳总结《梁惠王上》是给诸侯王定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准则和规范的总基调,我们在《梁惠王下》的《导读》中,用四个字给予了回答。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详细翻译

孟子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成为他的美男子 连载中
成为他的美男子
木屋开业
我靠了...他居然暗恋我!
0.7万字7个月前
帝将冢 连载中
帝将冢
碧峰落雨
女帝与将军的故事,魏青衿不知遇见楚宁是不是好事情,但是没有遇见她,或许许多事情都不会有,爱是蜜糖,也是毒药,但是她心甘情愿喝下,这辈子她都挣......
13.9万字7个月前
影视一览表 连载中
影视一览表
她和他的故事i
盘点那些年我看过的电视剧
20.8万字7个月前
盛世荣宠1 连载中
盛世荣宠1
艺馨_981146503
父是亲王,母是王妃;大伯是皇帝,舅舅是异性王;他们都很疼爱她。玥玥一直觉得自己穿了一个人生大赢家,一路无忧无虑(称王称霸)地长到十五岁。赐婚......
4.5万字7个月前
天下为棋之为爱而终 连载中
天下为棋之为爱而终
日落等南涔
永沄夙:“你这样不太好吧……”“不属于我的人,我不会挽留,但我看上了的人,就必须属于我!”恒沉渊说:“有什么不好?说出来我改!”“呃……”画......
2.4万字7个月前
浮生梦,前世缘,今生续 连载中
浮生梦,前世缘,今生续
楚离殇_676176966
这世间万物,不过是个缘字。“亲人之间,是缘,友人之情,是缘,爱情,是缘,权利钱财,也是缘,哪怕是陌生人之间的擦肩而过,亦或是相遇,都是缘。”......
1.5万字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