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的暮色中,忆念策马疾驰,手中紧握着文潇密函的边角已然泛黄。他们虽早已洞悉益国公的野心,那双篡位的狼爪悄然伸展,暗中扩充军备,铸剑为犁。然而,消息之速仍让他心弦骤紧。信中的清廷求助之事,又勾起了他对母后小燕子安危的无尽忧虑。此刻,他明白,首要之务是扑灭叛火,其余纷扰只能暂且搁置。回想一路风尘,数次刺杀如影随形,最后一次,左臂鲜血淋漓,身坠崖边,仅凭崖底深潭才逃过一劫。黑衣刺客的错判,仿佛是他命悬一线的喘息,也为文潇的谨慎部署埋下伏笔。随信而来的,还有那千名忠心耿耿的死士。于是,他们在城郊驻扎,静待夜色降临。若果真兵变骤起,他将毫不犹豫,领兵直入京师,护驾卫国。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越皇与大清群臣已然落座,一场盛大的晚宴在华灯初上的时刻悄然拉开序幕。乾隆帝笑容可掬,举杯致意,感激越皇的深情厚谊,一饮而尽的酒液仿佛流淌着两国的盟誓。越皇亦是豪爽,不假思索地将杯中琼浆倾尽,回应着这份敬意。此时,那位权柄在握的老佛爷轻启朱唇,带着一丝恳切的询问,是否适宜提出这番请求。越皇淡然一笑,谦逊地表示大清太后过虑了,有何言语但说无妨。老佛爷笑意盈盈,提及久闻越国靖王之名,才德兼备,风度翩翩,而她的曾孙女荣亲王嫡长女绵恩郡主,更是端庄如莲,艳丽动人。我瞧着,两人宛如天作之合,哀家希望两国能借此缔结秦晋之好,不知越皇如何看待这桩婚事。
当老佛爷的话语如惊雷般炸响,众人无不瞠目结舌,目光瞬间聚焦在越皇身上,大清的永琪、尔康等人更是面露难以置信之色,仿佛时间的流转并未让老佛爷改变什么。越国的臣民中,有人忧虑着熙妍与文潇的命运,有人则暗自窃喜,如同旁观一场好戏。唯有熙妍和文潇,这对夫妇淡然处之,一个眼神的交汇,便已心领神会,那份默契仿佛是他们之间无声的诗篇。然而,欣荣与绵恩闻此言,却是雀跃不已,谁不清楚靖王身为中宫皇后嫡出的长子,又是越皇宠溺无比的皇子?民间早已流传,靖王便是预定的太子。若是能成为他的伴侣,那她日后的地位岂非直逼越国皇后?于是,此刻的绵恩不自觉地流露出少女的娇媚与羞涩。
越皇的目光微妙地落在文潇熙妍身上,二人神态依旧从容不迫,仿佛早已预见到这场棋局的走向。他深知他们胸有成竹,也许这个局面反而能迷惑对手,不过谨慎起见,他决定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文潇。于是,越皇以一种沉稳的语调开口道:“太后所言极是,只是靖王已有佳偶,他们的婚约已满一年半,这局面颇显棘手。郡主身份尊贵,自然不屑于屈居人下,而我儿与其王妃亦是情深意重,此事……实难抉择。”听到这里,太后与众臣短暂的沉默后,又提出疑问:“不知王妃的娘家背景如何?”越国皇后回应道:“靖王妃出自商贾世家,其弟如今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太后闻言,轻轻一笑,说道:“原来如此,商人之女终究难登大雅之堂。越皇越后,皇家郡主岂能与商贾之女相提并论?倘若靖王真心喜爱,我绵恩王朝气量广阔,不妨仿效古代娥皇女英的故事,让两位女子共同侍奉靖王。”
永琪和他的同伴们望向老佛爷,心如寒冰,难道历史的苦涩剧幕注定要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演?越皇听见这番议论,嘴角虽掠过一丝嘲讽,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帝王的沉稳,他向靖王夫妇发问,声音平静如湖水:“靖王,靖王妃,对此有何见解?”瞬间,所有的目光聚焦在这对夫妇身上,如同舞台上的聚光灯。乾隆、永琪、紫薇和晴儿,他们望着靖王妃,感觉她那熟悉的轮廓如同旧日的记忆在眼前重现,无不为她的绝世姿容所动容,尤其是那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仿佛能述说千言万语,令他们不禁又一次忆起了那个活泼的小燕子。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绵恩,在见识了熙妍的风华后,也不禁感到自身的光芒被遮掩。她一直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美丽,然而此刻,面对这位商贾之女,她感受到了天壤之别的差距。然而,转瞬之间,她提醒自己,她是尊贵的郡主,而她不过是个商户之女,再美的容颜,也无法撼动她王妃的地位。
新还珠格格之儿女强势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