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受谕旨鼓舞,在1875年(光绪元年)4月的《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当然,所谓“并重”并非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一个先后缓急之分。他具体针对塞防论述道:西北塞防军费已经十分紧张,并无余裕可以划拨给海防;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是“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新疆并非不毛之地,而有妥善经营、长期固守的可能性;如果“剿抚兼施”、“粮、运并筹”,收复新疆是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左宗棠海塞并重的观点,是有关海塞之争的折片中占多数的观点;其中出兵收复新疆的意见,得到了军机大臣文祥的大力支持。与此折同时,左宗棠又上《遵旨密陈片》,批评当时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景廉和帮办西征粮运的袁保恒,请求将两人调走,也获得了准允。1875年(光绪元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帮办新疆军务。
在海塞之争中,由于左宗棠等人海防和塞防并重的主张的充分发挥,不仅阐明了加强海防的重要性,更论述了塞防的迫切性,这就为清军出关收复新疆统一了认识;此外,左宗棠也在此过程中成为西征统帅,这也清廷为收复新疆作出的重大决策。
左宗棠海塞并重的观点,是有关海塞之争的折片中占多数的观点;其中出兵收复新疆的意见,得到了军机大臣文祥的大力支持。与此折同时,左宗棠又上《遵旨密陈片》,批评当时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景廉和帮办西征粮运的袁保恒,请求将两人调走,也获得了准允。1875年(光绪元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帮办新疆军务。
在海塞之争中,由于左宗棠等人海防和塞防并重的主张的充分发挥,不仅阐明了加强海防的重要性,更论述了塞防的迫切性,这就为清军出关收复新疆统一了认识;此外,左宗棠也在此过程中成为西征统帅,这也清廷为收复新疆作出的重大决策。
战争经过
双方准备
清军准备
在担任钦差大臣前,左宗棠已经着手进行了部分准备工作。他进一步根据敌我情况和新疆地区的地理条件,制订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并筹集军饷、采运军粮、整顿军队、改善装备,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作战准备。
确定战略
在军事战略上,早在尚未受命督办新疆军务的1873年(同治十二年)3月,左宗棠就曾致信总理衙门,除强调武力的重要,并指出关外诸军难以立即倚仗、关内局势也不利于立即出兵外,就军事战略提出:如果乌鲁木齐城收复,则军威彰显,再大兴屯田以保证长期后勤供应,安抚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依托稳固的形势,清廷可以进一步向沙俄宣示伊犁的主权,一旦不得不动兵,清军也有获胜的可能。总之,要粉碎俄人的侵略阴谋,必须先击败阿古柏、安定回部;欲收回伊犁,必须先收复乌鲁木齐。
受命后,左宗棠曾在兰州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在击败阿古柏的方略上,他提出要“先北路后南路”、“缓进急战”(又称“缓行速战”)。
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