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写小说的你
超小超大

宋朝官员:16

外官

外官,宋代又有几种中央派出的外任官、与前代有所不同,必须说明:宋代以节度使和观察使合称两使。自唐末以来,节度使之权虽重而除授极滥。宋代派文臣知军州事、代替节度使之职,于是节度使之权虽尽去,而官位反而提高,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方授以此官。但名为某某道或某某军节度使,实际并不履任。例如元丰中,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其中镇江军节度使为虚衔,判大名府才是实际职务。凡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者谓之使相,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府州者,亦谓之使相。节度观察留后本是唐代藩镇以其亲信留充后务之称,作为次于节度使一级的官名,后改为承宣使。

此外,观察、防御使、团练使以及刺史都作为虚衔,虽带某州之名,但并不履某州之任,名为“遥郡”。

宋代的节度使、观察使名存实亡,但两使之下的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等幕职却依然如故,就连防御、团练、军事州都仍有幕职,作为入官的初阶,这是一种奇特的制度。判官也有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签判。签判之下的幕职官,其实都是闲职。

入仕(即开始做官)资格的取得,有三个主要途径,即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制举(特举)和荫补。

特奏名制

科举:宋朝制度,礼部贡举设进士及诸科。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

乡贡,“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不通经义,则别选官考核,而判官监之”。合格者“第其甲乙”,监官、试官署名其下,然后举送。礼部试后有廷试(殿试)。礼部举年份初无规定,宋英宗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宋朝科举制度更加严密。宋太祖废除“公荐”,以避免请托。“公荐”是唐代陋习,影响科举的公正程度。宋朝加强了考试的管理:现任官应进士举有锁厅试,验证身份和德行。应举之人,要“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梯、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试卷有弥封制度,糊名,使考官不知举子姓名;有誊录制度,将试卷重新抄写一过,以免考官认得举子笔迹,上下其手。考官与举子有姻亲、师生关系,有回避制度。宋太宗时,对达官子弟中礼部贡举者要复试。

宋朝科举等第最初只分甲乙,后来进士分三甲。考第之制分五等,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举者才能称“进士”。凡“及第即命以官”,不须经吏部试,此点与唐制不同。

宋朝有允许“附试”的“特奏名”制度。凡士人“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例如咸平三年(1000年),亲试陈尧咨等八百四十人,特奏名者九百余人,共一千七百余人。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日趋严密,不受门第影响,较少请托,录取名额又较多,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

送给写小说的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瑾玥……傲凌寒……昭桉帝国 连载中
瑾玥……傲凌寒……昭桉帝国
苏月_382132
0.2万字9个月前
春凝花雪 连载中
春凝花雪
苏思墨
有一个人,他从我的世界经过。我与他,本来很幸福。但直到演唱会那天,我被他杀了...重生古代,我不想在见他...可...事事不如愿...我再一......
0.5万字9个月前
清宫密传 连载中
清宫密传
月荼苏
这是一部关于清朝宫廷的小说
18.6万字8个月前
王妃请兜住你的马甲 连载中
王妃请兜住你的马甲
银河柒分甜
[甜宠][大佬][马甲][女强男强][爽文][穿越]两个大佬之间的爱情,我等凡人望尘莫及。码字君:这波狗粮我先干为敬。.................
9.8万字8个月前
逆袭皇后哪里逃 连载中
逆袭皇后哪里逃
心动61大人
一次意外,简思莎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被逼嫁给一个传闻克妻的殿下……2020年4月8日签约成功转载雷同立刻举报
11.7万字8个月前
憋屈王妃翻身记 连载中
憋屈王妃翻身记
君子如兰陌上开
她执行任务暴露了身份,被群殴,然后挂了,穿成了王妃!深情王爷?不存在的,变态王爷倒是有一个。霸气王妃?不存在的,恐怕她是史上最憋屈的王妃了。......
22.8万字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