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一向强调「正统」观念,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传统。黄帝战蚩尤逐渐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流传甚广。
在非儒家文献如《逸周书》、《山海经》中对蚩尤与黄帝交战的描述则相对客观。在道家经典《庄子》中,更借盗跖之口,对蚩尤多有同情,而谴责黄帝。
另外,蚩尤与黄帝的除敌对关系外,还可能有过臣属关系。黄帝曾使蚩尤主管金属冶炼,辅佐少昊。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则把蚩尤说成黄帝「六相」之首,地位甚高。战国时代的韩非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更具神话色彩。
蚩尤与九黎和三苗
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
但是多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九黎和三苗并无渊源。
另一种解释是,蚩尤是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共同称号,因而既是炎帝后裔,又是两皞集团首领,也是九黎之君,后来三苗集团也加以袭用。
蚩尤与东夷
今人常称蚩尤是东夷的首领。其实「东夷」是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时代较蚩尤晚近得多,或曰东夷乃蚩尤之后,更为恰当。
后世民族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苗族、汉族、羌族等。
与苗族的关系
根据一些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尤是苗族的大祖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一些学者特别是苗族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与汉族的关系
蚩尤败后,部分族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族,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
与羌族的关系
根据《后汉书·西羌传》,三苗部分族人向西迁徙,若承认蚩尤与三苗的关系,蚩尤也可能是羌族的先祖。
与高句丽族的关系
东夷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与古朝鲜的关系
韓國1979年出版的偽歷史書《桓檀古記》(환단고기)宣稱,蚩尤即傳說中朝鮮半島的王朝倍達國第14代君主慈烏支桓雄(자오지 환웅)。
蚩尤崇拜
汉族地区
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民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
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
根据蚩尤为黄帝六相,首管天时,故成为某种星相名称,称为「蚩尤旗」。根据《吕氏春秋》《史记》《隋书》等文献的描述,蚩尤旗应指某种彗星,是战伐的征兆。
苗族地区
中华历史五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