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里有钱人家都会坐牛车出行。以前原身和奶奶都是坐牛车的,上车给两文钱就到城门口。能做大约8个人。早上5点李老汉就出发,中午午时12点返回。吃过饭1点左右又出一趟,关了城门,再次返回。这样来去4趟,一天也挣60多文钱。李家村村里有差不多100多户人,差不多800多人。村里跑牛车的只有3家。下午路上形形色色的各个村里的人,虽然天刚亮但却人来人往的,路上有不少女子出行。
沈妍清庆幸没有穿到像大清时期,若是穿到裹了小脚的原身身上,她估计就想一头撞死再穿一次。现在这个时期有些像唐宋时期,没有女皇帝,但女官,女将军很多。女子可以再嫁。可以出门做生意。但大户人家却要带毡帽,或者面纱。
不久就来到城门口,城墙像电视剧里一样的大围墙,四面有四个拱门有士兵把守,早上大约6点开城门,晚上天黑了大约6点关城门。进城要交人头税1人一文钱。
沈妍清将房子过了户,拿着手上的第契,她也放心下来,在大景朝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弄完这些她就跟着和李母去了西街,李母找到一个地儿将带来的一篮子菜放在地上。路两两旁都是一些村民在卖东西,各种蔬菜,各种头饰有木钗,木梳,络子,头花,更多的是各种小吃,但大多是饼子,馒头,汤面,还有各种甜汤,糕点,糖人,冰糖葫芦。
两边都是些商铺,有食市,布行,绣坊,酒坊,米行,饭馆,一副浓浓的古代街景图呈现在沈妍清的眼前,这一刻她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站的这土地不是自己原来的世界。这种感觉很是奇妙。
沈妍清看见原身熟悉的千绣坊,就和李氏说了一声,来到绣坊,装作从怀里实际从空间里拿出一个白色棉布。根据原身的记忆,若是来拿绣品材料,都是要布包起来,老板才会给,否则弄脏了,就得自己赔材料费。
沈妍清只拿了几块做香囊的布和线。虽然感觉根据原主的记忆会绣,昨天给几个小萝卜头缝衣服虽然还算顺手,但她并没有亲自绣过,所以不敢多拿。
沈妍清用布包好,交了100文押金。千绣坊一个绣好了的香囊,店家会收30文一个她们可以卖出80文一个的价钱。如果精致店家会80文收,可以卖150-180文。
沈妍清从原主记忆中发现原身奶奶非常严格的要求她学绣活,学识字,像是想培养个大家闺秀。因为原身发现奶奶只有这么对他,对其他的姐妹都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心里很不愿意学。
从女主重生后,更是有机会给女主帮忙,去山上找东西卖。
女主还经常拉着原主,一起帮她做其他的,原主母亲很愿意原主出去玩,要不是老太太强制让她学习,估计到现在她都学不会。
不过也奇怪老太太对自己格外宽容,原主父母对原身的态度也奇怪和其他兄弟姐妹有很大差别,他们从不干涉原主,也没有要求,从来都没有训斥过她。原身犯错了也只是面壁思过。
其他姐妹也跟着奶奶学绣活,却会让她们干农活,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喊过原身去干过活,原身主动去做他们也不拒绝。
原身直到去年才出师。现在已经可以绣一些精美的绣品,身上的嫁衣就是自己绣的。
她认真坐一天可以做5-6个简单的香囊,若复杂的,可以做3个。
每半个月老太太会带她来一次。她可以赚800-900文。
一个月也可以挣一到二两银子。
不过也只来了7-8次。
穿书之炮灰也幸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