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超小超大

第一章(21)寸口脉浮大反下大逆警示:寒气肠鸣,胃气虚浮 (2-1)

原文: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在中医理论的脉诊中,“寸口脉”是诊断疾病的重要部位,它位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能够反映人体脏腑的气血盛衰和病邪的进退。当我们说“寸口脉浮大”时,通常意味着脉象轻浮且搏动范围较大,这往往与外感病邪、阳气浮越等病理状态相关。

根据中医经典《伤寒论》等著作的论述,脉象浮大往往提示病邪在表,正气抗邪于外,此时应当采用解表之法,以疏散外邪,调和营卫。然而,如果医生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使用了攻下之法(即“下之”),如使用泻下药等,那么就会犯下“大逆”的错误。

攻下之法确实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手段,它主要用于里实证,尤其是阳明腑实证等病症,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作用,荡涤肠胃,排除体内的积滞,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机能。这种方法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往往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然而,如果在表邪未解的情况下贸然使用攻下法,确实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表邪未解意味着人体表面仍有外感病邪存在,此时若急于攻下,不仅会伤及人体的正气,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还可能因为正气虚弱而使得病邪得以趁机深入,加重病情,这种治疗上的失误确实被视为“大逆”。

从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来看,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攻下法虽然有效,但并非万能,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来谨慎选择。在表邪未解的情况下,应该首先解表,待表邪散去后再考虑是否使用攻下法,这样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浮则无血”。这里的“浮”指的是浮脉,即脉象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浮脉往往表示气血向外发散,可能是因为外感病邪,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气血主要集中于体表以抗御外邪,因此脉象显得浮大,而血脉内部的血液相对减少,所以可以说“无血”,这里的“无血”并非指完全没有血液,而是相对于正常情况而言,血脉内部的血液充盈度有所降低。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大则为寒”。这里的“大”指的是脉象大而无力,这种脉象往往出现在寒气侵袭、气血凝滞的情况下。当寒气侵袭人体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脉收缩,从而使得脉象显得大而无力。这是因为寒气凝滞了气血,使得血脉不能流畅地运行,所以脉象虽然大,但却缺乏应有的力量和活力。

当寒气凝滞在肠胃时,其寒凉的性质会抑制肠胃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阻滞。这种阻滞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会使得肠胃内部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肠道内积聚。当这些积聚的气体在肠道蠕动时,就会产生肠鸣音,即我们常说的肚子咕咕叫的现象。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肠鸣音的出现是寒气侵袭肠胃、正气与之相搏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不仅反映了肠胃功能的紊乱,还提示了体内寒邪的存在。因此,在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等方法,以驱散体内的寒气,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从而消除肠鸣音等症状。

然而,如果医生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没有准确判断病因,反而让患者饮用冷水,那么就可能加重病情。冷水与寒气相结合,会进一步凝滞气血,使得病情恶化。同时,如果此时患者出汗过多,也会耗伤正气,使得身体更加虚弱。

趺阳脉是一个重要的诊断部位,它位于足背部,是胃经的循行部位,能够反映脾胃的功能状态。当我们说“趺阳脉浮”时,意味着脉象轻浮,这通常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病理状态相关。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讯梦者 连载中
讯梦者
星夜不失眠
0.8万字4个月前
古宅迷踪 连载中
古宅迷踪
苏若苫
《古宅迷踪》简介在一座荒郊野外的阴森古宅中,温柔可爱的沈雨卿与神秘霸道的江树景意外相遇。江树景为了寻找一件至关重要的神秘物品,带着沈雨卿踏入......
0.9万字4个月前
鬼愈 连载中
鬼愈
齐乐人*
一个笑不出来的喜剧演员秦枫无意问拿到了一个游戏头盔,这本是一个治愈游戏,可秦枫在这个游戏和其他人的完全不一样,那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那里......
5.1万字3个月前
那些年我手动磕的CP 连载中
那些年我手动磕的CP
咪呀嘞
青春言情,校园纯爱
2.1万字3个月前
见春天,不见故人 连载中
见春天,不见故人
春景辞
简介正在更新
0.4万字2个月前
国运:和挚友一起扮演奥特曼的日子 连载中
国运:和挚友一起扮演奥特曼的日子
苦夏悲月
[已签约,请勿抄袭]关于藤晏殊和挚友高梦泽一起扮演的日子(内含盖茹)
2.8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