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感持续了十七秒——这是根据我腕表秒针的震颤频率计算的。当靴底触到地面时,纳米级玉琮芯片在脊椎处引发的量子隧穿效应,使我的视网膜短暂观测到六个平行时空的地宫影像。
"哥!你的眼睛..."知兴颤抖的手指抚过我渗出蓝血的眼角。我举起战术手电照射岩壁,在冷光中看见自己虹膜上浮现的薛定谔方程——这正是父亲笔记本最后一页被烧毁的内容。
苏合的声音从量子纠缠通讯器中传出:"你们正站在费米子凝聚态构成的狄拉克海上,每粒沙子都是超对称粒子..."她的话被突然启动的青铜齿轮群打断。直径三十米的环形加速器在脚下显现,其超导磁体结构竟是用陨铁与孔雀石熔铸的。
"这是希格斯场激发装置!"我摸着环形轨道上的契丹铭文,"古人用暗物质作为耦合常数调节器..."话音未落,加速器中央升起全息投影的萨满鼓,鼓面波动方程显示其振动频率为1.3太赫兹——这正是碳-14的共振频率。
知兴的银镯突然嵌入控制台的卡槽,青铜表面浮出由量子比特构成的星图。我迅速用激光笔扫描,解码出叠加态的摩尔斯电码:"观测者效应决定地宫之眼的坍缩方向。"
"小心量子退相干!"苏合的警告伴随着机械运转声传来。八个青铜武士像从概率云中凝聚成型,他们的弯刀由拓扑绝缘体制成,刃口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正在吞噬光线。
我拽着知兴跃入环形轨道,靴底的石墨烯涂层与超导磁体产生量子锁定。当我们在轨道表面以0.2倍光速滑行时,周围时空开始显现爱因斯坦-罗森桥的虹膜效应。
"这是虫洞入口!"我按下青铜匣的北斗机关,父亲的遗物突然展开成多世界诠释模型,"每个选择都会分裂出平行地宫..."
武士的弯刀劈开空气产生霍金辐射,知兴的银镯突然发射出贝里相位波。我目睹最诡异的场景:武士们的青铜铠甲在非阿贝尔统计下解构重组,化作九世纪的阿拉伯星盘。
"他们在利用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我翻出父亲用蒙古文注释的费曼手稿,"这些武士是宏观量子态的观测者..."
地面突然裂开克莱因瓶结构的深渊。我们坠入四维超流体中时,我瞥见1958年的科考队员正用ENIAC计算机解码岩画。他们军装上的辐射计量仪显示已达到致死量,但所有人都在微笑。
"时空胶子正在重组你们的世界线。"苏合的声音带着量子噪声,"抓紧玉琮芯片,那是维持退相干的关键..."
知兴突然发出高频共振的尖叫——她的线粒体DNA正在释放暗物质中微子。我颈后的狼头刺青浮现出施温格极限公式,指引我们游向发光的克罗内克符号。
当我们从量子泡沫中挣扎上岸时,眼前的景象让血液凝固:三百米高的青铜神树矗立在暗物质海中,每片叶子都是石墨烯制成的量子比特存储单元。树根缠绕着1972年阿波罗17号的登月舱,舱体表面的陨石坑分布与阴山地宫完全一致。
"欢迎来到贝尔实验基地。"穿NASA制服的老者从阴影走出,他胸牌上写着"冯·诺依曼-1958","我们等了六十年,终于等到双生子引发的量子永生态..."
知兴突然举起仍在发射贝里相位波的银镯,青铜神树的枝叶开始执行肖尔算法。我听见时空在普朗克尺度下断裂的声音,冯·诺依曼的躯体在量子芝诺效应中无限坍缩。
罗盘启示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