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科知识
超小超大

春季花朵29.百花之王—牡丹(下) (2-1)

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的天彭(四川彭县)、成都、杭州等地。在这些栽培地,首先引种了北方较好的品种,并与当地的少量品种进行了杂交(天然杂交),然后通过嫁接和播种的方法,从中选出更多更好的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品种。陆游著的《天彭牡丹谱》中记述了洛阳牡丹品种70余个。

明清时,中国牡丹的栽培范围已扩大到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州、北京、广西的思恩、黑龙江的河州等地。《松漠纪闻》记述了黑龙江至辽东一带种植牡丹的情况: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辟园地,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数十丛者,皆燕地所无。另据《思恩县志》记载:“思恩牡丹出洛阳,民宅多植,高数丈,与京花相艳,其地名小洛阳”。这说明当时牡丹北至黑龙江,南至广西。

明清时关于牡丹著述更多,薛凤翔著《亳州牡丹表》、《牡丹八书》,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八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乾隆年间编纂的《洛阳县志》列古代和当时品种共169个。

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据《曹州牡丹-附记七则》载:“右安门外草桥,其北土近泉居人以种花为业,冬则温火煊之,十月中旬,牡丹进御矣”。再据《五杂俎》载:“朝迁进御常有应时之花,然皆藏之窖中,四周以火逼之,隆冬时即有牡丹花,道其工力,一本数十金”。这时的催花技术己达到相当的水平,此技术至今还在采用。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洛阳、荷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在前人的栽培管理的基础上,使牡丹的栽培技术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中国还出版了一批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如刘淑敏等编著的《牡丹》,喻衡著的《牡丹花》,魏泽圃等主编的《洛阳牡丹》等等。这些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新探索。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清程先贞咏“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恐奏清平调,杨妃砚滴干”,足见此时已有色与暗夜无异的黑牡丹品种出现,而江苏盐城便仓产的枯枝牡丹,竟然“奇在一放十二瓣,如果是闰年,就一定是十三瓣,而且枝干枯黄……一离开便仓,花即变种”。

中国荷泽、洛阳均以牡丹为市花,荷泽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及洛阳王城公园、牡丹公园和植物园,每年于4月15至25日举行牡丹花会。

牡丹花也可供食用。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花百科知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元气骑士魔法石 连载中
元气骑士魔法石
小鑫yx
“当你踏上旅途时,它们为此欢呼,那是千万年的等待才换来了你的回眸。”“风吹过你的鬓角,大地承接着你的足迹,无边无际的天空也将注视着你的前行。......
2.0万字11个月前
10版西游记后续 连载中
10版西游记后续
Ambitjon
暂且先别看,作者更改中
0.8万字11个月前
我的捉鬼名单 连载中
我的捉鬼名单
龙英武艺
张逸龙从一个籍籍无名到创立最大的门派,实实经历,
5.8万字11个月前
九门后续 连载中
九门后续
鹤引立
本篇小说原载于老福特,部分情节有所不同。(人设不ooc,遵循原著,)一群人被一个身不由己的时代逼成了传奇。本文为同人作品,向原著南派三叔致敬......
21.7万字11个月前
铠甲勇士之远航与你 连载中
铠甲勇士之远航与你
陌心微凉
初见,一身蓝白相间铠甲,挡在刀刃之前,救下她的性命。根本想不到那只是场谋划。随手捡回来的小麻烦,变成了真麻烦,差点儿要了他的命后,能直接丢掉......
14.9万字11个月前
午夜And童话 连载中
午夜And童话
小煊大王
短文随心写,大概一章基本1000字以上
0.3万字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