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的日子平静而充实。何永志已将文书工作全权交给陆芸处理,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圣兵营的教习工作。白日里,他传授新兵们那些化繁为简、适合军队操练的实用武功;到了夜间,便重点训练“夜不收”的精锐部队,时而亲自率领他们潜入敌营侦察敌情。原本是他在明处,敌在暗处,但自从在红单船上识破敌军计划后,这明暗之势已然逆转。何永志指挥将士们将计就计,屡次挫败来袭营的江湖高手。
他本欲借此良机除掉金威,以报父兄之仇。然而那金威甚是狡猾,每次都驱使其他门派高手前来偷袭,自己的伏虎门却始终未曾露面。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至十月。敌军的红单船轴承早已损坏,不得不从梧州运回广州十三行返修。更因要等待从香港转运至澳门,再经葡萄牙商人转手运抵广州的英吉利轴承,终究未能赶在十月初一前封锁大湟江口。而今已是十月下旬,永安城外的稻田早已收割殆尽,金黄的稻浪化作了粮仓中堆积如山的谷粒。
秋深露重,永安城内的夜风带着稻谷归仓后的干燥气息。何永志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清军营垒,心中盘算着敌军的动向。
一天夜里,何永志正在校场检视明日列阵的兵器,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何教习!”小七气喘吁吁地跑来,脸颊因兴奋涨得通红,“我刚从五曜庭那边过来!罗将军让我告诉您,明日辰时全军集结,洪天王要行封王大礼!”
何永志收剑入鞘,微微皱眉:“童子军也去?”
“去!不过我们只能站在最外围……”小七挠了挠头,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但我偷看到诏书衙的人捧着一个金闪闪的册子进殿了!听说,那是用真金描字的‘天父册宝’。不知道明天会封几个王。”
何永志缓缓说道:“前几日就有动向了,封王是肯定的。挺好的,兄弟们浴血奋战,理当论功行赏。你别乱跑,这段时间更要恪尽职守。”
次日辰时,永安州署五曜庭前香烟缭绕。黄土夯筑的中央高台上,猩红毡毯铺就的龙案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何永志按剑立于西侧仪仗队中,看着罗大纲率牌刀手护持洪秀全的銮驾缓缓而来。五方旌旗猎猎作响,东青、西白、南赤、北黑、翼黄五色在风中翻卷,旗面上的龙虎星斗纹样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典天乐奏响《太平诏书》曲调时,小七等童子军执幡齐诵:“奉天诛妖,斩邪留正!”洪秀全身着绣龙黄缎袍,头戴缀珠金冠,手持龙凤剑缓步登台。杨秀清率诸王伏地三叩,军民齐跪。诏书衙总管展绢轴朗声宣读封王诏令,典金官捧出的朱漆匣开匣瞬间金光乍现——檀木胎体的金漆册上,“太平天国”四个錾金大字耀眼夺目。
何永志眯起眼睛,朝正厅远远望去,杨秀清双手过顶接过东王册。金粉调胶誊写的王号在透明漆下流光溢彩,册角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突然,杨秀清浑身颤抖,厉声道:“尔等须同心斩妖!”天父附体的威吓让全场骇然。萧朝贵、冯云山及韦昌辉分别接过西王册、南王册、北王册,石达开接过翼王册转身示众时,少年将士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洪天王进一步完善天国官制,按等级高低依次封授:
五王册封,位极人臣
杨秀清:东王九千岁,总理军政,节制诸王
萧朝贵:西王八千岁,督师前军,骁勇善战
冯云山:南王七千岁,主理礼制,教化军民
韦昌辉:北王六千岁,执掌刑宪,肃清朝纲
石达开:翼王五千岁,统领劲旅,机动策应
文武百官,各司其职
太平侠客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