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历七月初一夜,芜湖城外,江雾弥漫,战船无声。
罗大纲立于龟船船首,目光如炬,盯着远处芜湖城头微弱的火光。清军虽占城池,却不敢松懈——张国梁的江南大营在城外层层设防,水陆连营,将芜湖围得铁桶一般。
“大帅,弟兄们准备好了。”黄阿四低声道。
罗大纲点头,抬手一挥。
三十艘快船悄然离队,船身覆湿草,桨橹裹布,如幽灵般滑向清军水寨。
子时三刻,忽起北风。
“放!”
火箭如流星,划破夜空,直坠清军水寨。风助火势,顷刻间,江面映如白昼。清军战船仓促起锚,却已迟了——火船撞入敌阵,引燃辎重,爆裂声震耳欲聋。
“杀——!”
罗大纲亲率精锐登岸,剑锋所向,清军前哨溃散。黄阿四带人焚毁三座炮台,苏三娘带着几个弟兄更是趁乱截杀了一队运粮的清兵。
然而,战果仅止于此。
张国梁反应极快,迅速调集洋枪队封锁江岸,同时以火炮压制太平军后续攻势。罗大纲见难以扩大战果,果断下令撤退。
“可惜。”苏三娘咬牙道,“若再多两营精锐,必能破城!”
罗大纲望着远处巍然不动的芜湖城墙,冷然道:“清妖的火器,终究比我们多。” 随后吩咐下去,“回营休息,明日再战!”
七月初二,天光未亮,张国梁亲率三千精锐,沿江岸推进,意图截断太平军退路。罗大纲早有预料,于芦苇荡设伏,待清军深入,突然杀出,利刃出鞘,断影剑法依旧娴熟无比,剑光所至,清兵皆倒,纷纷落水,这柄四尺三寸的利剑随他如鬼魅一般的身影上下翻飞,待其停下,已斩敌数百。
“罗大纲在此!张国梁,可敢一战?!”
罗大纲横剑立马,声震四野。清军阵中一阵骚动,却无人敢应。张国梁冷笑,抬手一挥——洋枪队齐射!
铅子如雨,太平军被迫退守滩头。罗大纲左臂中弹,血流如注,却仍亲自断后,率亲兵以刀牌阵硬撼清军冲锋,杀出一条血路,张国梁却随军紧追不舍。
张国梁勒马阵前,笑声里带着讥诮:
“罗大纲!你为贼寇卖命,图什么?”他扬鞭指向太平军残破的战旗,“秦日纲、胡以晄这等庸才都封了王,林凤祥、李开芳兵败被诛前好歹还是个侯爵!你呢?”
江风突然凝固,连清军的火把都晃了一晃。
“冬官正丞相——”张国梁一字一顿,像在念什么荒唐的笑话,“你罗大纲克武昌、破湘军、守镇江,哪一桩功劳不比他们大?洪秀全给你什么?连个侯爵都不舍得给!”
罗大纲的剑尖微微颤抖,不是因恐惧,而是因那被撕开的旧伤——多少次死里逃生,换来的却是天京城里的冷落。
“住口!”他突然暴喝,声浪震得江水翻涌,“我罗大纲造反,为的是天下饿殍能喝上一口粥!不是为那方金印!”
罗大纲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窃国二百余载,又不施仁政,天灾不管,人祸横行,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我起兵正是为这天下苍生!”
张国梁一扯缰绳,战马人立而起,他居高临下,语气陡然一转,竟带了几分惋惜:
“好一个为民请命的‘罗丞相’!”他刻意在“丞相”二字上加重语气,眼中闪过轻蔑,“天灾虽无可避免,可我大清圣上早已开仓放粮、整顿吏治。倒是你们——”
他突然提高声调,马鞭直指罗大纲:
“你们口口声声为民请命,可知这四年战乱,多少百姓因你们而死?江南十室九空,饿殍遍野,这就是你们要的‘太平’?”
江风卷着硝烟拂过战场,张国梁的声音陡然转冷:
太平侠客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