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婆子叹了口气,“那里的水也不过半人来高,婆子我始终想不通怎么能淹死人。要说有鬼,这些年在客房里住过的大人也不下二三十位,却从来没出过什么事。要说是别的什么,老夫人的死和夫人的死,那可相差了二十几年,夫人和少夫人的死又差了二十几年,她们三个可都不认识,一个是秀才家的姑娘,一个是渔家的女儿,苏苏还是个清倌,哪里都八竿子搭不到一块去。”
李莲花也跟着叹了口气,
李莲花(李相夷):“所以婆婆在这里烧冥纸作法超度?”
姜婆子的嗓门大了些,“三位夫人都是好人,性子也都体恤下人的,若是真有什么水鬼妖魂,婆子拼了命也要让它下地狱去!”
李莲花满脸敬佩,顿了一顿,站起身来,
李莲花(李相夷):“婆婆,三位夫人都是淹死莲花池中,那郭大老爷又是怎么过身的?”
姜婆子一怔,“老爷?大老爷被儿媳妇的死吓坏,夫人过世后一个月大老爷就过身了。”她喃喃地说:“定是想起了大夫人,大老爷真是可怜得很。”
李莲花又跟着叹了口气,
李莲花(李相夷):“……真是可怜得很。”
那日晚间,郭大福遣了秀凤过来问候李公子住得可好,李莲花连忙拿出写好的“诗”,秀凤满意收下,说老爷请李公子偏厅吃饭。李莲花作揖称谢,随着秀凤走向采莲庄的西边。
郭大福先接过李莲花作的“诗”,抖开一看,大为满意,连声请上座,李莲花满脸惭惭,别别扭扭地坐了上座。
这偏厅窗户甚大,四面洞开,窗外也是莲池,凉风徐徐,十分幽雅,李莲花眼观满桌佳肴,鼻嗅莲香阵阵,除却郭大福高声诵读他作的“诗”大煞风景之外,此地此时称得上美景良辰,令人如痴如醉。
“郭门青翠满塘纱,十里簪玉伴人家。煞是一门林下士,瓜田菊酒看灯花。”郭大福摇头晃脑地读罢李莲花的“诗”,十分赞赏,“李公子文气高绝,郭某十分佩服,他日必当高中,状元之才啊。”
李莲花唯唯诺诺。郭大福道:“请,请。”两人文绉绉地举杯,开始夹菜。
李莲花(李相夷):“听说苏苏过世了?”
李莲花咬着鸡爪问。
郭大福一怔,心里不免有些不悦,这位李公子一开口就问他最不想提的事,“家门不幸,她出了意外。”
李莲花仍然咬着鸡爪,含含糊糊地道:
李莲花(李相夷):“几年前进京赶考,和苏苏有过一面之缘……”
郭大福又是一怔。只听李莲花继续道:
李莲花(李相夷):“此番回来,她已嫁给了郭公子,正为她从良欢喜,不料出了这等事。”
他似是甚为幽怨地轻轻叹了一声,
李莲花(李相夷):“可告诉我她死时的模样吗?可还……美吗?”
郭大福心下顿时有些释怀:原来这位李公子倒也不全是为了采莲池而来,蒲苏苏美名远扬,有过这等心思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现在人也死了,他倒是有些同情起李莲花来了,“苏苏是穿着嫁衣死的,那孩子在世的时候极美,死的时候也像个新娘子,美得很。”他却不知李莲花那番话让方多病听了一定笑到肚子痛,打赌李莲花根本不认识蒲苏苏。
李莲花(李相夷):“穿着嫁衣?”
李莲花奇道,
李莲花(李相夷):“她过门已有数十日,为何还穿着嫁衣?”
郭大福脸上泛起几丝得意之色,咳嗽了一声,“郭某祖父乃是苗人,从苗疆带来一套苗人嫁衣,那衣服悬挂金银饰品,织锦图案,价值千金,几位大人几次向我索要,有人出十万两银子向我求购,我都不给不卖,那是家传至宝。当年我那发妻,一有空就会把它从衣箱里拿出来穿着,无论是什么女人,都会给那嫁衣迷上。”
李莲花啊了一声,
李莲花(李相夷):“世上竟有如此奇物?”
郭大福越发得意,拍了拍手掌,“翠儿。”
金庸武侠世界:问鼎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