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夏缓缓抬头,看到一位年约五旬的男子,眉目间透着疲惫与威严。
"果然有文卿的风骨。"皇上微微颔首,"今日就弹一曲《阳春》吧。"
文浮夏指尖轻拨琴弦,悠扬的旋律流淌而出。她全神贯注于琴艺,却也不忘用余光观察四周。席间除了皇上妃嫔,还有几位大臣,谢星澜果然在列,正与一位紫袍官员低声交谈。
曲终,皇上颇为赞赏:"文卿女承父艺,甚好。朕记得文卿还擅长《广陵散》?"
文浮夏心头一跳。《广陵散》是父亲最爱的曲子,但极少在外人面前弹奏。皇上如何得知?
"回陛下,家父确实常抚此曲。"她谨慎回答。
皇上若有所思:"那今日就听《广陵散》吧。"
文浮夏深吸一口气,奏起这首充满杀伐之气的古曲。琴音铮铮,仿佛刀剑相击,她仿佛看到父亲在灯下抚琴的背影,眼中泛起湿意。
曲至激昂处,忽然一声脆响——琴弦断了!
席间一片哗然。文浮夏慌忙伏地:"民女该死!"
皇上却摆摆手:"不妨事。《广陵散》本就不全,弦断也是常事。"他转向身旁太监,"冯保,取朕的'九霄环佩'来。"
文浮夏猛地抬头。站在皇上身侧的老太监满头白发,面容枯槁,眼神呆滞,正是冯保!她心跳如鼓,机会就在眼前!
冯保蹒跚离去,片刻后抱来一张古琴。文浮夏接过琴时,趁机将预先写好的字条塞入他袖中。老太监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异色,却很快恢复呆滞。
文浮夏继续演奏,心中却思绪万千。冯保真的疯了吗?他会看她的字条吗?字条上只写了"白玉簪"三字,若他真是知情人,应该明白其中含义。
宴席将散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走来,在斟茶时"不小心"打湿了文浮夏的衣袖。
"奴婢该死!请随奴婢去更衣!"小太监连连磕头。
文浮夏会意,向皇上告罪后随小太监离开。穿过几道回廊,小太监突然低声道:"文小姐,冯公公让奴才带您去见他。"
他们来到一处偏僻的小院,冯保正在院中呆坐。见文浮夏来,他浑浊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清明。
"白玉簪...带来了吗?"他的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
文浮夏急忙取出簪子。冯保颤抖着接过,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铜钥匙,插入簪尾细缝轻轻一转。
"咔嗒"一声,簪子从中间分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半张薄如蝉翼的绢纸!
"这是..."
"先锋营真正的行军路线。"冯保急促地说,"当年文大人与简大人各持一半...他们料到谢怀会改令,特意留下证据..."
远处传来脚步声,冯保慌忙合上簪子塞回文浮夏手中:"快走!他们来了!记住...要找另半张图,去简家找...墨玉簪..."
小太监拉着文浮夏匆匆离开。刚拐过回廊,就撞见谢星澜带着两名侍卫迎面走来。
"文小姐这是去哪儿了?"谢星澜眯起眼,"宴席都散了,教坊司的人正四处寻你呢。"
在学校的那些件小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