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打断了她,语气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种不容置喙的坚决。我将那卷依旧带着我掌心温度的纸卷,轻轻放回了她面前的书案上。蜡封在烛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舍人的心意,谢某心领了。这江山,这帝位,” 我微微摇头,清晰地吐出两个字,“非我所愿。”
书房内陷入了更深的死寂。上官婉儿的脸颊在烛光映照下,似乎褪去了一丝血色,那双锐利的凤眸死死盯着我,里面翻涌着震惊、恼怒,以及一丝被彻底打乱计划的茫然。案上那卷名单,此刻像一块被退回的烫手山芋,无声地嘲讽着她的布局。
沉重的静默持续着,只有烛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哔剥声。沉水香的灰烬无声堆积。
良久,上官婉儿才深吸一口气,似乎极力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却带上了一层冰霜:“那中丞之意,是要袖手旁观?坐看杨通幽掀起滔天巨浪,然后任由这长安城……不,任由这大唐天下,陷入无主之乱?”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质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袖手旁观?”我微微挑眉,唇角再次勾起那抹熟悉的、带着点风流意味的弧度,眼神却锐利起来,如同暗夜中出鞘的剑锋,“舍人未免太小看我谢倾了。” 我向前倾身,双手按在书案边缘,目光灼灼地直视着她,“杨通幽要做的事,自有其因果,我无意阻他,亦不会助他直接行那弑君之事——这是我与他之间的底线。但……”
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而有力:“他若成功,长安必乱。龙武军、金吾卫、各方势力……顷刻间便会失去掌控,如脱缰野马。届时,若无强有力者震慑宵小,弹压各方,长安顷刻间便会化作修罗场!百姓何辜?”
上官婉儿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我迎着她的目光,清晰地、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虽无意那张龙椅,但身为镇国大将军,左台御史中丞,护佑长安百姓,维持京畿秩序,保我大唐社稷根基不失,乃我分内之责!”
“所以,”我直起身,姿态恢复了世家公子的从容,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杨通幽若动,长安城乱象初显之时,便是我谢倾披甲执锐、镇守四方之时!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接管城防,弹压乱兵,确保长安不乱,百姓无恙!”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案上那卷名单,语气放缓,带上了一丝合作的意味:“至于舍人方才所提……未来这江山姓什么,” 我微微一笑,带着点运筹帷幄的从容,“那便需要舍人这样深谙朝局、手握重器的能臣,与朝中诸位‘栋梁’(我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目光意有所指地再次掠过名单)一起,推举一位真正德才兼备、能稳得住局面、也……足够听话的新主了。”
我的话语清晰无比:我不当皇帝,但我会在乱局中掌握兵权,维持秩序。同时,我默认甚至支持上官婉儿利用她的势力和那份名单,在事后主导新君的人选。前提是,那位新君必须“听话”——这既是保证谢氏利益,也是对上官婉儿权力的制衡。
上官婉儿眼中的冰霜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审视。她看着我,仿佛第一次真正看透眼前这个以风流荒唐闻名的谢家公子。震惊、恼怒之后,是深深的权衡和算计。她沉默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宽大的宫装袖口上摩挲。
显然,我的拒绝完全出乎她的意料,打乱了她最核心的计划。但我的承诺——在乱局中掌握兵权维持秩序,并默许甚至支持她主导后续拥立——却又提供了一条虽非最优,但同样具有巨大操作空间的路径。这比彻底失去我这个强力盟友要好得多。
长安谋反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