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露拿着那张沉甸甸的名片,上面印着烫金的“韦星河”三个字和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经纪公司Logo,感觉像拿着一块烫手的山芋。
这算什么?
无声的威胁?
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施舍?
她看着名片,眉头紧锁。
她预感到,今晚的“意外”重逢,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她和韦星河之间那段尘封的过去,似乎正以一种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被搅动起来。
拒绝了酒会邀请后,柳清露以为事情会暂时告一段落。
她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轨道,继续她的音乐创作。
然而,第二天,一个来自知名古典音乐杂志A的采访邀约,让她再次感到措手不及。
采访的编辑在邮件里言辞恳切地表示,他们在音乐节现场被她的表演深深震撼,认为她的音乐为古典乐器与现代电子音乐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希望能对她进行一次深度专访。
这个邀约对柳清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也是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
她有些心动,但又有些犹豫。
她不想过多地暴露在聚光灯下,尤其是现在这种风口浪尖上。
她犹豫着该如何回复。
这时,阿成拿过她的电脑看了看,说道:“清露,这是个好机会啊!
A可是古典乐界的权威杂志,能上他们的专访,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这正好可以让你‘露’这个身份被更多人知道,也能让你的音乐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柳清露点了点头,觉得阿成说得有道理。
或许,这也是一个向外界宣告自己独立和蜕变的绝佳机会。
她回复了编辑,同意接受采访,并约定了时间和地点。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编辑显然对柳清露的音乐做了充分的功课,提出了很多专业而深入的问题。
柳清露也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从学习古典音乐到接触电子音乐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创作《XX》和《X》这两首曲子的灵感来源。
她坦诚地谈到了自己过去在乐团经历的一些困惑,但并没有点名道姓,只是说自己曾经迷失过,是音乐让她重新找到了方向。
采访的最后,编辑笑着问:“柳小姐,我们都很好奇,您这首充满力量和革新精神的《XX》,有没有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或者说是受到谁的启发?”
柳清露心中一动,这个问题有些敏感。
她想了想,回答道:“我感谢所有在我音乐道路上给予我启发和支持的人,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但《XX》更多的是我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告别和反思。我想表达的是一种突破束缚、寻找自我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来源于我内心的挣扎,也可能来源于我对更广阔音乐世界的向往。”
她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提及韦星河,将重点放在了自我成长和音乐探索上。
编辑对她的回答表示满意。
采访稿很快出炉,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A杂志上,并且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无数人开始搜索“露”的信息,她的音乐作品在各大音乐平台的点击量暴增。
柳清露的名字,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下音乐人,变成了备受瞩目的音乐新星。
然而,就在她享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注和认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韦星河的经纪公司,向她发出了正式的合作邀约,希望她能担任韦星河下一场个人演奏会的“特邀电子小提琴嘉宾”。
A杂志的专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失业后我靠评价网文暴富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