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的风带着槐花香,懒洋洋地卷过窗棂。
上官鹤临窗坐着,手里捏着支狼毫,正对着宣纸上半干的字迹出神。那是他临摹的《兰亭序》,笔锋间少了几分王羲之的洒脱,倒多了些自己的温吞。
离十六蹲在廊下的竹篮旁,正慢条斯理地剥莲子。青绿色的莲蓬被他按在膝头,指尖一旋,圆润的莲子便滚进白瓷碗里,偶尔遇到带芯的,他就皱着鼻子往嘴里送,嚼得眉眼都皱成一团。
“先生,”他含着半颗莲子说话,声音有点含糊,“这莲子芯也太苦了,比你案头那杯雨前龙井还苦。”
上官鹤抬眼时,正看见少年人吐舌头的模样,像只偷吃到酸梅的猫。他搁下笔,指尖沾了点墨,在宣纸上无意识地画了个小小的圈:“苦过才知回甘,你这囫囵吞枣的吃法,自然品不出滋味。”
离十六撇撇嘴,挑了颗最饱满的莲子递过去:“那先生尝尝?我特意挑了没芯的。”
上官鹤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少年温热的指腹,像被暖阳晒过的玉。他慢慢嚼着,莲子的清甜在舌尖漫开,抬眼时,见离十六正托着腮看他案上的字,阳光透过他额前的碎发,在鼻尖投下一小片浅影。
“这笔‘之’字,”离十六忽然指着纸上的字,“比昨天的好看些,像檐角的风铃,风一吹就能动似的。”
上官鹤失笑,拿起笔在那字旁边又添了一笔:“你这形容,倒比我这字更有灵气。”
廊下的竹帘被风掀起一角,蝉鸣声从墙外钻进来,混着莲子的清香和淡淡的墨味,在屋里慢悠悠地荡着。离十六又低下头去剥莲蓬,竹篮里的莲蓬堆得像座小山,白瓷碗里的莲子也渐渐满了,像盛着一汪碎玉。
上官鹤重新执起笔,笔尖落在纸上时,带了点不自觉的轻快。他想,这样的日子,倒比案头那些经史子集,更让人觉得安稳。
离十六剥莲子的手忽然顿了顿,鼻尖凑到竹篮边嗅了嗅:“先生,你闻,好像有桂花糕的甜香。”
上官鹤笔尖微顿,墨点在纸上晕开个小小的团。他侧耳听了听,院门外隐约传来货郎的吆喝声,混着槐花香倒真有几分甜意。
“许是巷口张记的摊子出来了。”他放下笔,见离十六正眼巴巴望着院门,像只等着投喂的小兽,忍不住笑,“想去便去,案头有碎银。”
少年眼睛瞬间亮了,剥莲子的手快了好几倍,末了把满碗莲子往桌上一推,抓起碎银就往外跑,竹帘被撞得哗啦响。“我去去就回!”声音还飘在院里,人已经没了影。
上官鹤看着那碗莹白的莲子,伸手捏了一颗。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宣纸上的墨迹微微发颤,倒真有几分离十六说的风铃摇晃的意思。他忽然觉得,这温吞的笔锋里,好像也藏进了几分少年的跳脱。
没等多久,院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东西滚落的轻响。上官鹤刚起身,离十六就撞开了门,手里捧着油纸包,额角沾着片槐花瓣,鼻尖红红的。
“先生你看,”他献宝似的把纸包打开,里面躺着四块方方正正的桂花糕,甜香漫了满室,“张叔说今天的糖霜加得足。”只是说话时,声音有点含糊,像是在忍着疼。
上官鹤低头一看,才发现他右手食指上划了道细口子,还渗着血珠,想来是刚才跑得急,被什么东西刮到了。他没说话,拉过少年的手往内室走,药箱就摆在柜角。
“一点小伤而已。”离十六想抽回手,却被握得更紧,只好小声嘟囔,“比莲子芯的苦差远了。”
棉签沾了碘伏擦过伤口时,少年还是忍不住缩了缩手。上官鹤的动作放得极轻,像在抚平宣纸上的褶皱,末了用纱布细细缠好,打了个小巧的结。“再皮实,也得仔细着些。”
离十六盯着那纱布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先生缠得比院里的紫藤花还好看。”
上官鹤指尖一顿,抬头时正撞上少年亮晶晶的眼。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歇了,槐花香漫进来,和桂花糕的甜混在一起,竟生出种奇异的温柔。他拿起块桂花糕递过去:“吃你的吧,再不吃要凉了。”
各种短篇CP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