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入红尘 第三十七章:袈裟染血录
残阳如同一团锈迹斑斑的铁球,沉沉坠向天际,将潼关外五十里荒坟浸染成一片暗红。血色的余晖洒在断壁残垣上,为这苍凉的古战场更添了几分阴森与肃杀。唐僧勒住缰绳,九环锡杖重重杵在地上,杖头挂着的半截断剑轻轻晃动,剑穗早已被血浸透,凝成黑紫色的硬块,每一次摆动都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经历的惨烈厮杀。
十步开外,沙僧正挥动月牙铲奋力掘坑,沉重的铲刃一次次砸向坚硬的土地,溅起的泥土混着暗红的血迹。这已是今日所埋的第七具尸体,每一个坑穴都像是大地的伤口,无声控诉着江湖的残酷。“师父,这书生怀里揣着本《南华经》。”沙僧直起腰,从尸身怀中翻出一册染血的竹简,竹简边缘被剑刃削得参差不齐,“临死前还攥着庄子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话语中满是唏嘘与无奈。
八戒拖着九齿钉耙,脚步踉跄地走来。钉耙上粘着细碎的肉末和布条,每走一步都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江湖?这年头哪还有江湖!”他狠狠踢开脚边一枚青城派的腰牌,铜牌背面刻着的“侠义千秋”四个字,早已被血垢糊得模糊不清,“自打那辟邪剑谱现世,名门正派比土匪还狠!”他的脸上沾满尘土和血迹,眼神中满是愤怒与绝望。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却又凄厉的笛声破空而来,曲调是《鹧鸪飞》,可吹奏得却比哭丧还悲切,仿佛是从九幽地狱传来的呜咽。笛声在空旷的坟场中回荡,惊起无数寒鸦,黑压压的一片在空中盘旋。悟空神色一凛,金箍棒重重往地上一顿,强大的气浪震得三里内的树木沙沙作响,惊起的昏鸦聒噪着四处飞散:“装神弄鬼的,滚出来!”
随着一阵枯叶的沙沙声,古槐树后转出个戴斗笠的老者。他身形枯瘦如柴,佝偻的脊背仿佛被岁月压弯,苍白的手指轻轻按着竹笛。“圣僧可听过‘血袈裟案’?”老者沙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神秘,他缓缓掀开怀中的包袱,抖出一件猩红的袈裟。袈裟上的经纬间竟用金线绣着整部《金刚经》,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只是每处“无我相”三字都被暗红的血渍浸透,宛如一朵朵盛开的恶之花。
“三个月前,少林达摩院首座死在这潼关道上。”老者的指尖划过袈裟领口那道狰狞的裂痕,“好一招‘紫霞贯日’,连佛门金线都能劈断。”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回忆起那个血腥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唐僧闻言,双手合十,闭目开始诵经。然而,他手中的念珠突然“啪”的一声崩断,檀木珠子如散落的星辰,滚进脚下的血泥之中。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七日前那个雪夜,岳不群在嵩山绝顶使出的那招“紫霞贯日”——紫色的剑气化作红莲,可莲心之中却暗藏着致命的寒冰剑气,那诡异的招式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师父!”沙僧突然暴喝一声,手中的月牙铲瞬间横在胸前。只见那老者的斗笠突然飞起,露出左冷禅苍白如尸的脸。他的眼神冰冷而阴鸷,腰间的寒冰剑已出鞘三寸,剑身上散发着森然的寒气,在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
“金蝉血染过的袈裟,可比易筋经有意思多了。”左冷禅的笑声如同碎冰相撞,刺耳而又阴森,“不妨猜猜,下一个穿着它死的会是谁?恒山定逸?武当冲虚?还是……”他的话音未落,一道寒芒已朝着唐僧激射而来,剑气所过之处,地面瞬间结上一层薄霜。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