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也会写曲子。"唐僧的古剑轻轻抬起,剑尖指向虚影,却没有半分杀意,"比起练剑,你或许更适合吹笛?"
虚影的笔突然顿住,布袍下的紫袍一角若隐若现:"晚了......"他苦笑一声,身影渐渐变得透明,"从我把《葵花宝典》藏进佛经里那天起,就只能在剑上找佛了。"他抬手,空中的剑谱与经文突然炸开,化作漫天光点,"但你们......"光点落在众人身上,悟空的金箍棒多了道佛印,八戒的钉耙齿间生出莲花,沙僧的沙粒里浮出乐谱,"你们把佛酿成了江湖的酒,倒比我这剑上的佛活得热闹。"
光点散尽时,莲花座突然裂开,露出底下的藏经洞。洞里堆满了真经,经文的空白处,有人用朱砂画满了剑招,"色即是空"的批注是"破剑式","凡所有相"的旁边写着"无招胜有招",最末页的空白处,画着幅小小的群像:唐僧披着袈裟握剑,悟空扛着金箍棒吹笛,八戒捧着斋饭练剑,沙僧的沙粒里浮着乐谱,敖丙与哪吒的手交握在一处,腕间的混天绫缠成个同心结,令狐冲站在最外侧,碧玉笛横在唇边,背景是雷音寺的金顶,飞檐上插着的不再是断剑,而是朵半金半紫的花。
"这是......"八戒指着画中的自己,肥脸上竟带着几分英气,"谁画的?还挺像回事儿。"
沙僧的手指拂过画中的同心结,沙粒在他掌心凝成个小小的沙漏:"是时间画的吧。"他看向西方,洞外的金光中浮现出长安城的轮廓,"我们该走了,真经取到了,不管上面有没有剑招。"
悟空扛起金箍棒,尾巴尖卷着从经架上扯下的半张剑谱,谱上的"辟邪剑法"被他用猴毛改成了"如意棒法":"走喽走喽,再不走师父该念紧箍咒了......哎,俺的紧箍呢?"他摸了摸脑袋,发现金箍早已不见,只留下圈浅浅的佛印,"啥时候没的?"
唐僧笑了笑,将古剑放回莲花座:"心不妄动,何需金箍?"他拾起地上的真经,经文空白处的剑招突然化作金光,融入字里行间,"你看,剑招本就是另一种经文,就像江湖本就是另一种西天。"
令狐冲的碧玉笛突然响起,这次是完整的《笑傲江湖曲》,没有半分佛号,也没有戾气,只是纯粹的洒脱。他站在藏经洞口,看着众人准备动身,笛音里多了几分不舍,却没有挽留:"我就送到这儿吧,江湖路远,西天路长,你们......"
"少废话。"悟空回头拽住他的胳膊,金箍棒在地上划出条金光大道,"取经路上多个人吹笛,总比听呆子哼哼强。"
八戒立刻不乐意了:"谁哼哼了?俺老猪那是念经!"
众人的笑声在藏经洞里回荡,惊起无数尘埃,尘埃在金光中飞舞,竟也组成《笑傲江湖曲》的调子。敖丙扶着哪吒跟上,少年灵珠处的红光与龙角的蓝光交织,混天绫的流苏扫过真经,在页脚留下淡淡的冰纹。沙僧的沙粒罗盘稳稳指向东方,指针上缠着半片乐谱,与真经上的剑招纹路渐渐重合。
唐僧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莲花座上的古剑。剑身倒映着他的身影,袈裟与剑影交织,竟分不清是佛是侠。雷音寺的钟声突然响起,这次不再夹杂剑气,只有纯粹的庄严,钟鸣里裹着《笑傲江湖曲》的余韵,跟着西行队伍的脚步,缓缓向东方飘去。
洞外的金光中,那幅小小的群像画从真经上飘落,被风吹向云海深处,画里的每个人都在笑,不管是握着剑的,还是捧着经的,背景的雷音寺飞檐上,那朵半金半紫的花,正开得灿烂。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