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归途有江湖
晨光漫过"普渡号"的船舷时,唐僧的袈裟上已经落满细碎的金斑。他展开经卷,末页"取经路终,江湖始"七个字正在泛潮,墨迹里浮出东海的浪纹、华山的剑痕、雷音寺的佛光,最后都化作条蜿蜒的线,从长安一直画到西天,线的尽头,站着个模糊的人影,既像取经时的自己,又似初入江湖的令狐冲。
"师父,你看那海鸥。"八戒的钉耙在船板上划出浅痕,耙齿间挂着片奇树的花瓣,花瓣上的佛印正在渗出细流,在甲板上拼出"长安"二字,"它们的翅膀上沾着剑穗的流苏,嘴里还叼着《金刚经》的书页,准是从东海龙宫跟来的,想跟着咱们看大唐的热闹。"
沙僧的月牙铲往船舷上一靠,沙粒漫延开去,在水面凝成面水镜。镜中映出的不是归途,而是幅流动的画:长安城的酒肆里,穿袈裟的和尚正用剑鞘给侠客倒酒;华山的思过崖上,练剑的少年在石壁上刻《心经》;东海的珊瑚丛中,龙女们正用灵珠火烤着写满剑谱的贝叶;最远处的西天,如来佛祖的莲花座旁,多了柄缠着混天绫的青铜剑。
"是那些光船带去的缘分在发芽。"沙僧收回沙粒,水镜化作点点星光,融入船板的缝隙,"就像种子落进土里,不管是佛堂还是江湖,总能长出自己的模样。"他看向唐僧,见师父正低头凝视掌心的舍利子,那舍利表面浮现出无数张笑脸,有岳不群的,有东方不败的,有林平之的,最后都化作光点,融入晨光。
船过淮河时,岸边突然传来阵阵喝彩。原来是群孩童在河滩上玩耍,用石子在沙地上画剑招,画到"独孤九剑"的破式时,就请路过的和尚用念珠摆出防御的姿态;画到《心经》的字句时,就拉着练剑的武师用剑尖点出断句。他们看见"普渡号"经过,立刻举着石子和念珠欢呼,石缝里长出的剑形草,草叶上顶着的佛印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你看。"敖丙的龙角泛着欣慰的蓝光,冰魄剑的霜纹在船板上划出孩童们的笑脸,"不用刻意去教,他们自然就懂了。"他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与河滩上的石子剑招遥相呼应,混天绫在两人腕间松了松,结上的冰火珠开始渗出细流,在船板上拼出"传承"二字,"比我们当年聪明多了,不用经历剑冢的苦,黑木崖的险,就知道佛和剑本是一回事。"
哪吒突然翻身跃上岸,火尖枪在掌心转了个圈,枪头灵珠的光芒在河滩上画出个巨大的太极图,一半是佛印,一半是剑穗:"小爷得给他们留点念想。"他用枪尖在太极图中央刻下"江湖即道场"五个字,每个字都燃着温暖的灵珠火,"等他们长大了就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佛,也没有纯粹的魔,就像这火,能烧佛经,也能暖佛堂。"
令狐冲的碧玉笛在船头响起,笛音清越,与河滩上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孩童们立刻跟着笛声起舞,有的模仿悟空的金箍棒,有的学着八戒的钉耙,还有的牵着衣角扮演唐僧,最瘦小的那个孩子,竟学着敖丙与哪吒的模样,用红绳将自己的手腕与同伴的绑在一起,在太极图里转圈。
船近洛阳时,那株奇树的最后一片花瓣落在甲板上,化作张烫金的帖子,上面写着"江湖同庆"四个大字,落款是"五岳剑派与少林武当共贺",印章却是用龙宫的龙涎和灵珠火混合盖成的,既像佛印,又似剑形。
"是给师父的帖子。"八戒抢过帖子,见背面还画着幅小小的群像,取经队伍的每个人身边,都多了个江湖人:唐僧旁边站着令狐冲,悟空身边是东方不败的影子,八戒的肥脸旁画着个举着糖葫芦的岳灵珊,沙僧的沙粒里藏着任我行的酒葫芦,敖丙与哪吒的同心结上,缠着岳不群的紫袍一角,"他们说要在华山办个'佛剑大会',请师父去当主持,既要念经,又得评剑,还得......"他突然笑出声,"还得尝尝老岳家的桂花糕,说那是用紫霞功的气蒸的,带着佛堂的香火味。"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