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浪迹天涯皆是经
春日的风带着无争镇的墨香掠过淮河,吹得"普渡号"的帆鼓鼓囊囊。唐僧站在船头,经卷在掌心泛着柔光,末页那株奇树的根须正顺着船舷往下延伸,在水面织出半金半紫的网,网住无数细小的光蝶,翅上既刻着"西行"二字,又嵌着江湖的剑痕,顺着水流往西天的方向飞去。
"师父你看这水纹。"八戒的钉耙在船尾划出涟漪,耙齿间挂着的墨锭碎屑落入水中,激起的圈圈波纹里浮出长安的街景:佛剑阁的窗棂上,新刻的剑谱缠着《金刚经》的书页;酒楼的幌子下,穿袈裟的和尚正用剑鞘给侠客倒酒,酒液里漂着半片奇树叶子,"是那书生的笔墨在水里发芽了,他往东海去时,特意在淮河投了半锭松烟墨,说要让咱们的船迹里都带着新故事的引子。"
沙僧的月牙铲往船舷一靠,沙粒漫延开去,在甲板上凝成幅流动的舆图。图上的路线不再是笔直的西天大道,而是蜿蜒曲折的江湖路:路过洛阳时,标注着"看牡丹花下论剑";行至华山时,写着"听思过崖新笛";最西处的雷音寺旁,添了行小字"经卷要蘸着江湖水抄"。"是百年前的脚印在引路。"他指着舆图边缘的光带,那里正与水面的网相连,"岳先生的墨气、方证大师的禅意、还有无数江湖人的念想,都跟着咱们的船走呢。"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在船板上刻记,龙角的蓝光与水面的光蝶相和,剑痕里浮出东海的景象:老龙王的灵位前,新铸的青铜鼎里燃着龙涎香,鼎耳缠着混天绫,鼎身刻着"佛剑同祀"四个字,龙子龙女们正用灵珠火烤着写满剑谱的贝叶,贝叶的灰烬飘向淮河,与船迹融为一体。"父王托梦说,东海的潮汐已经能跟着咱们的船速涨落了。"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透过船板,往水底蔓延,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舆图上画出条新航线,"有群龙鲤正跟着船尾游,每条鱼的背鳍上都驮着片经卷残页,说是要帮咱们把无争镇的故事捎到西天。"
哪吒突然翻身跃入水中,火尖枪在掌心转得如风车,枪头灵珠的光芒在水底炸开串串火花,照亮群尾鳍缠着佛幡的龙鲤。"小爷跟它们打了赌。"他踩着风火轮回到船头,水珠顺着发梢滴落,在甲板上拼出"同速"二字,"谁先到雷音寺,谁就赢坛用灵珠火酿的龙鲤酒,输的得把经卷里的故事背三遍,剑谱上的招式练三回。"混天绫在他腕间轻轻晃动,与敖丙的冰魄剑霜纹相碰,激起的光点落在悟空的金箍棒上。
悟空正扛着棒子坐在桅杆上,棒身缠着的乐谱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与船帆的鼓荡声、龙鲤的摆尾声、淮河的涛声相和,在半空织出段新的乐章。"俺老孙早就在棒子上刻了新招式。"他突然将棒子往水面一指,棒尖的金光与水底的灵珠火相撞,激起半丈高的水花,水花里浮出个既像"定海神针"又似"独孤九剑"的虚影,"就叫它'江湖定',能镇住妖魔鬼怪,也能护住寻常百姓,打跑了恶徒,还能帮渔翁捞渔网,比当年打白骨精时的招数灵多了。"
船过洛阳时,岸边的牡丹花正开得热闹。花丛里立着座新搭的擂台,穿官服的老爷正用朱砂笔给胜者颁奖,奖品既不是金银,也不是官印,而是支缠着佛幡的剑穗,穗子上挂着片奇树叶子,叶背写着"岳氏新传"四个字。围观的百姓里,有佩长剑的和尚在念《心经》,有持念珠的侠客在讲剑理,最惹眼的是个卖花姑娘,她的花篮里插着剑形牡丹,花瓣上题着"慈悲即锋芒",见"普渡号"经过,连忙抛来朵,花落在唐僧的经卷上,立刻化作新的插画:洛阳城的牡丹丛中,岳不群的虚影正给个小姑娘纠正剑招,方证大师的影子在旁含笑点头,两人的衣袂相碰处,缠着半条混天绫。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