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此卷长留天地间
无争镇的秋阳带着经卷的沉香,漫过奇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织出半透明的网。唐僧坐在镇中心的石凳上,经卷在膝头摊开,末页的天地长卷正随秋风舒展,卷上的字迹渐渐与万物相融:奇树的年轮化作《金刚经》的贝叶纹路,忘忧泉的波纹凝成《笑傲江湖曲》的乐谱,试剑石的刻痕连成"江湖"二字的笔锋,最后在卷尾留出片空白,边缘缠着混天绫的流苏,像在等时光落笔。
"师父你看这树影。"八戒举着串刚摘的山楂凑过来,山楂的红映在经卷上,晕出淡淡的光,九齿钉耙斜靠在石凳旁,耙齿间挂着片奇树叶,叶上的佛印露珠里,浮着个穿肚兜的娃娃,正抓着耙齿咯咯笑,"是镇西头王屠户家的小孙子,刚会爬就往这儿跑,说树影里有人教他'佛剑同存'的手势,左手比莲花,右手比剑指,比庙里的泥菩萨还像回事。"
沙僧的月牙铲挑着两只藤箱,左箱装着历代的经卷抄本,右箱盛着江湖人的剑穗、笛膜与灵珠火烬,箱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纸,是当年那书生画的《取经图》,图上的人影如今已与镇里的百姓重叠:卖茶的老张像极了方证大师,打铁的老李神似岳不群,连唱小曲的赵姑娘,眉眼间都带着岳灵珊的清亮,只是她唱的不再是《笑傲江湖曲》,而是新编的《佛剑谣》,调子里既有禅意,又有侠骨。
"是故事把影子磨成了真身。"沙僧打开藤箱,取出卷最旧的抄本,纸页上的字迹已模糊,却在秋阳下透出微光,映出最初的模样:悟空的金箍棒还带着石纹,八戒的肚子没现在这么圆,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刚打上第一个结,线头还松着,"当年觉得遥不可及的人,如今就在身边喝茶聊天,这才是最妙的结局——不是封存在雷音寺,是活在烟火里。"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收集树影的光斑,龙角的蓝光与秋阳相和,剑刃上渐渐浮出东海的秋景:新龙王的玄孙正带着龙鲤往无争镇游,每条鱼的嘴里都衔着片经卷,卷尾系着剑形的红叶,红叶在水面拼出"薪火"二字,与石凳上的娃娃笑声相和,惊起满泉的光蝶。
"老龙王托梦说,东海的'故事贝'熟了。"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与石凳旁的炭火相融,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地面画出朵红叶,"每只贝里都藏着段往事,有的是咱们初遇时的浪涛,有的是华山论剑的笛音,新龙王让龙鲤把它们都送来,说要埋在奇树下,让往后的孩子挖出来当玩具,玩着玩着就把故事记在心里了。"
哪吒突然拽着他往泉边跑,火尖枪在掌心转得飞快,枪头灵珠的光芒在落叶上划出长长的光痕,光痕落地处生出串串半金半紫的果,果皮上既刻着"卍"字,又嵌着剑穗纹,"小爷在忘忧泉底埋了坛'永恒酒'。"他指着泉边新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此卷长留"四个大字,是用金箍棒的碎屑与冰魄剑的霜纹混合铸成的,"是用百年间的晨露、夜雨、佛香、剑穗锈泡的,昨儿个龙鲤说泉底有光,准是酿出了天地的味道,喝一口就能把日子过成故事,永远新鲜。"
忘忧泉底果然有光在涌动。悟空的金箍棒往泉眼一探,棒身缠着的乐谱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泉底的泥沙翻涌,露出个巨大的青铜坛,坛身上刻着"西游笑傲"四个古字,字缝里嵌着龙鳞、灵珠火、混天绫的纤维与经卷的残片,与敖丙、哪吒腕间的同心结一模一样。坛盖开启的瞬间,酒香混着百年的光阴在镇中弥漫,竟化作无数光蝶,翅上既刻着"始"字,又写着"终"字,绕着奇树飞舞,渐渐与树影融为一体。
"是咱们初来时埋下的!"悟空的火眼金睛穿透酒雾,望见坛底沉着片玉简,上面刻着八个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唐僧当年亲笔写的,笔迹还带着初遇时的生涩,"老猪当年总怕喝不到这坛酒,如今看来,咱们早把日子过成了酒,酸甜苦辣都有,比封在坛里的滋味丰富多了。"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