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江湖长卷无尽时
无争镇的春阳带着新茶的清香,漫过奇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织出细碎的光斑。唐僧坐在镇口的老槐树下,经卷在膝头摊开,末页的天地长卷正随春风舒展,卷上的字迹渐渐与镇中的景象相融:新抽的柳丝化作"缘"字的撇捺,初开的桃花凝成"续"字的点画,孩童们放飞的风筝上,一面印着《金刚经》的"和"字,一面画着"独孤九剑"的破式,风筝线缠着混天绫的流苏,在风中轻轻颤动,像在牵引着更远的故事。
"师父你看这风筝尾巴。"八戒举着串刚买的糖葫芦跑来,山楂上的糖衣映着阳光,在经卷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九齿钉耙斜靠在槐树干上,耙齿间挂着只断线的风筝,风筝面上画着只肥猪,正驮着经卷飞在云端,卷页间钻出柄剑,剑穗缠着混天绫,"是镇东头张木匠家的小儿子扎的,说这叫'无界风筝',既能往西天飞,又能往江湖游,刚才刮过阵旋风,把风筝吹到了静心庵,了尘师太说风筝尾巴上的混天绫流苏,沾着东海的潮气,准是从龙鲤背上飘来的。"
沙僧的月牙铲挑着两只竹筐,左筐装着从雷音寺请的新经卷刻板,右筐盛着江湖人捐赠的旧剑穗、笛膜与灵珠火烬,筐沿贴着张泛黄的纸,是当年那穿袈裟的少年手绘的《江湖路》,图上的路线如今已与镇外的官道重合:往南的岔路长出菩提,往北的岔路生着剑草,最妙的是条新辟的小径,通向镇西的菜园,园里的茄子竟长成了经卷的形状,黄瓜弯成了剑穗的模样,菜农浇水时哼的小调,既有《大悲咒》的调子,又有《笑傲江湖曲》的节奏。
"是故事把天地种成了同一片菜园。"沙僧从筐里取出块经卷刻板,往晨光里一照,板上的字迹突然活了过来,顺着光带往菜园飘去,落在茄子上,茄子立刻显出更清晰的经文;落在黄瓜上,黄瓜的弯弧里浮出更精巧的剑穗纹,"岳先生当年总说'道法自然',如今看来,连菜蔬都懂这个理,把佛剑的道理长在皮肉里,比刻在石碑上更让人记牢。"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在光带上写字,龙角的蓝光与春阳相和,剑痕里渐渐长出株株奇树苗,苗尖顶着小小的光蝶,蝶翅上写着"新篇"二字。他剑刃轻转,光带里浮出东海的春景:新龙王的来孙正带着龙鲤往无争镇游,每条鱼的背鳍上都托着个竹篮,篮里装着经卷抄本与剑形的海藻,海藻在水面拼出"生生不息"四个字,与菜园里的菜蔬长势相和,惊起满田的蜜蜂,蜂翅上沾着的花粉,竟凝成小小的佛印。
"老龙王托梦说,东海的'记忆贝'又结珠了。"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与筐里的灵珠火烬相融,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地面画出朵桃花,"每颗珠里都藏着段新故事,有的是小龙鲤驮经时与鱼鹰的趣事,有的是新龙王在龙宫教孙辈写'佛剑'二字的糗事,最珍贵的一颗珠里,浮着个婴儿的笑脸,正抓着龙鳞往嘴里塞,鳞片上的经文字迹,竟被口水晕成了剑招。"
哪吒突然拽着他往镇外的渡口跑,火尖枪在掌心转得飞快,枪头灵珠的光芒在新草上划出长长的光痕,光痕落地处生出串串半金半紫的花,花瓣上都沾着晨露,露水里映着取经队伍的身影,与过往的、现在的、未来的人影重叠在一起:"小爷在渡口的老榕树下埋了坛'传承酒'。"他指着树根处的光带,那里正与东海的浪涛相连,"是用三年前的桃花、去年的秋雨、今春的晨露泡的,刚才龙鲤说树根在动,准是酒坛醒了,要跟着新故事往更远的地方漂,就像当年咱们从长安漂到东海,从东海漂到无争镇。"
渡口的老榕树下,果然有坛酒正往外冒光。悟空的金箍棒往树根上轻轻一敲,坛盖"啵"地弹开,酒香混着晨露的清气在渡口弥漫,竟化作无数光蝶,翅上既刻着"往"字,又写着"来"字,绕着龙鲤的队伍飞舞,渐渐与浪涛的光晕融为一体。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