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江湖尽头是归途
无争镇的秋阳带着经卷的沉香,漫过奇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织出细碎的金斑。唐僧坐在雷音寺分院的石阶上,经卷在膝头摊开,末页的天地长卷正随秋风舒展,卷上的字迹渐渐与镇中的景象相融:寺门的铜环映出"归"字的残影,香炉的青烟凝成"途"字的轮廓,远处传来的钟声里,裹着《金刚经》的"如露亦如电",又缠着《笑傲江湖曲》的余韵,最后在卷尾落下个圆满的句号,边缘缠着混天绫的流苏,像被岁月磨得温润的,带着点释然的厚重。
"师父你看这经卷的最后一页。"八戒捧着块刚出炉的"佛剑饼"凑过来,饼模是用金箍棒的碎屑刻的,饼面上一半印着莲花,一半刻着剑穗,芝麻粒拼出的"终"字正随着热气微微颤动,"是李婶照着经卷末页烤的,说这饼得有始有终,就像咱们从长安走到这儿,从《辟邪剑谱》看到《金刚经》,从打打杀杀到说说笑笑,刚才有个老和尚吃了,说这饼比雷音寺的素饼多了点江湖气,咬下去竟尝到当年在华山吃的烤红薯味。"
沙僧的月牙铲斜靠在寺门旁,沙粒顺着门轴往下淌,在地面凝成个小小的沙钟,钟里的沙粒正随钟声滴落,渐渐显出张完整的图谱:从长安出发的脚印,到误入笑傲江湖的岔路,再到无争镇的定居,每条路线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悟空的金箍棒划出金色,八戒的钉耙留下褐色,敖丙的冰魄剑凝出蓝光,哪吒的火尖枪燃着赤红,最后在雷音寺分院的石阶前交汇,凝成半金半紫的光带,像条收束的绳,将所有过往轻轻系住。
"是岁月把长路织成了归途。"沙僧往沙钟里添了勺忘忧泉的水,沙粒突然变得透亮,映出镇里的景象:那穿粗布衫的青年正带着孩童在寺前扫叶,青年的《续江湖新篇》摊在石桌上,孩童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剑,画出的招式竟带着"阿弥陀佛"的笔锋,惹得檐下的风铃轻轻作响,"咱们当年总说要往西天去,如今才明白,所谓西天,不是某座山某座寺,是心里那点踏实,是能看着后来人把故事往下讲,比任何真经都实在。"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收集寺前的落叶,龙角的蓝光与秋阳相和,剑刃上渐渐浮出东海的秋景:新龙王的来孙正带着龙鲤往无争镇游,每条鱼的嘴里都衔着片贝叶,贝叶上用龙血写着"圆满"二字,鱼群游过的水面,长出剑形的芦苇,佛印状的浮萍,浮萍上的露珠里,浮出取经队伍初遇时的模样:悟空的金箍棒还带着戾气,八戒的钉耙齿上沾着草屑,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刚打上第一个结,线头在风里轻轻晃,像在与此刻的同心结相认。
"老龙王托梦说,东海的'圆满贝'熟了。"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透过钟声,往寺内的方向蔓延,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沙地上画出朵并蒂莲,"每只贝里都藏着段圆满事,有的是小龙鲤驮着经卷游回龙宫,有的是新龙王在龙宫给孙辈讲咱们的故事,最圆满的一只贝里,浮着张全家福,有咱们,有镇里的百姓,还有那穿粗布衫的青年,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片奇树叶。"
哪吒突然拽着他往寺内跑,火尖枪在掌心转得飞快,枪头灵珠的光芒在落叶上划出长长的光痕,光痕落地处生出串串半金半紫的花,花瓣上都沾着经文的残字,"小爷在藏经阁的地底下埋了坛'圆满酒'。"他指着阁门的铜锁,锁上的花纹是用龙鳞与灵珠火熔铸的,正随光痕慢慢转动,"是用这一路的风霜、雪雨、花香、酒香泡的,刚才听见地底下有响动,准是经卷的字醒了,要出来喝杯庆功酒。"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