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江湖路转遇旧痕
西域的风沙裹着陈年的气息,漫过断剑形的山岩,在碎石滩上织出细碎的黄纹。唐僧坐在块刻着佛印的巨石上,经卷在膝头摊开,末页的混天绫流苏缠着半截锈剑,锈迹里的纹路既像龙鳞又像火焰,风沙透过锈剑的豁口吹在经卷上,映出些重叠的影:悟空在岩顶翻跟头避沙,八戒抱着酒葫芦哼小调,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缠在同一根枯树枝上,绫带被风沙磨得发亮,像在辨认着什么,风里混着《笑傲江湖曲》的残响与《大悲咒》的余韵,最后在断岩的缝隙里撞出闷响,惊得岩下的蜥蜴簌簌逃窜,蜥背上的鳞纹竟与雷音寺分院的铜铃纹相和。
"师父你看这断剑。"悟空的声音从岩顶落下,他正用金箍棒拨弄着块带剑痕的岩石,棒尖挑起的沙粒里浮出张脸,半是猴形半是怒容,"是当年'绝情崖'的遗物,剑身上的豁口是被龙元冰冻裂的,锈迹里还裹着点灵珠火烬,刚才我用棒尖敲了敲,听见剑里传出段调子,既像哪吒的枪挑又像敖丙的剑击,最奇的是剑柄上的缠绳,拆开来竟与混天绫是同种料子——你闻这锈味。"他突然跃下岩顶,将断剑凑到唐僧鼻前,"有黑木崖的桐油香,还有思过崖的石苔味,混在一起,像极了当年岳不群与令狐冲比剑时的气息。"
八戒蹲在巨石旁的沙窝里,酒葫芦往沙里一插,竟冒出些青色的火苗,火苗里浮出个穿粗布衫的老者,正给个拿耙子的少年讲经,少年的耙齿上缠着段混天绫,老者的袈裟角沾着酒渍。"是葫芦显的'故人影'。"他往火苗里撒了把沙,九齿钉耙突然在沙地上划出个圈,圈里的沙粒自动聚成个酒坛的模样,坛身上的字被风沙磨得模糊,勉强能认出"忘忧"二字,"那少年的招式里有我的影子,老者的诵经声里藏着师父的调子,刚才我对着火苗喊'再来口',坛影突然倾塌,流出些琥珀色的液体,落在沙里,长出丛半金半紫的草,草叶上的露珠里映着高老庄的屋檐。"
沙僧的月牙铲斜插在断岩的裂缝里,铲头的沙粒正顺着岩缝流淌,在地面凝成张残缺的剑谱,谱上的招式旁标着些奇怪的批注:"此处当用龙元冰"、"此处需借灵珠火"、"此处该念心经",最末页的空白处画着个小小的佛印,佛印的螺发里缠着段混天绫。他正用铲尖沿着剑谱的纹路划动,沙粒突然跃起,在空中拼出串字:"恩怨归尘,招式留痕",字的笔画里嵌着些细小的剑穗残片,被风沙吹得微微颤动。
"是岳先生的剑谱长出了新注解。"沙僧往剑谱旁撒了把经卷的碎屑,碎屑突然与沙粒相融,在地面拼出幅打斗图:穿青衫的剑客正与个戴僧帽的和尚过招,剑客的剑尖凝着冰,和尚的禅杖裹着火,两人的影子投在岩壁上,竟拼成"佛侠"二字,"那剑客的剑法里有岳不群的刚,又多了点方证大师的柔;和尚的杖法里有少林的沉,又添了点令狐冲的巧,刚才我用铲尖抹去打斗图,沙里突然显出行新字:'剑禅同途',笔迹与唐僧在经卷上的批注如出一辙——你看那沙粒。"他指着剑谱突然发亮的地方,"批注旁的沙粒正在闪光,像有谁在点头称是。"
风沙突然变急,裹着些冰粒砸在断岩上,冰粒里映出东海的景象:新龙王的来孙正带着龙鲤往西域游,每条鱼的背鳍上都顶着块暖玉,玉上刻着"寻"字,鱼群破冰而过的水花里,浮出敖丙与哪吒初遇时的模样:敖丙的冰魄剑指着哪吒的咽喉,哪吒的火尖枪抵着敖丙的胸口,两人脚下的沙粒里,混天绫正悄悄缠成个结,结上的冰火珠在风沙里忽明忽暗。"老龙王托梦说,这些龙鲤能认旧痕。"敖丙的龙角在风沙里泛着蓝光,声音里带着点冰碴,"玉里的'寻'字是用灵珠火写的,鱼群顺着混天绫的气息往这边来,刚才有条小龙鲤撞上断岩,竟从嘴里吐出片奇树叶,叶上的佛印露珠里,映着咱们此刻的模样。"
西游笑傲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