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赛当天,科技中心门前人头攒动。陆锦熙站在约定好的梧桐树下,不断调整着领口的领结。这次比赛要求正装出席,他穿了一套深灰色西装,内搭浅蓝色衬衫,显得格外精神。
"锦熙。"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陆锦熙转身,呼吸微微一滞。路临深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黑色西装,白衬衫的扣子一丝不苟地系到最上面一颗,整个人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锋利而优雅。他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你...很准时。"路临深走到他面前,目光在陆锦熙身上短暂停留,又迅速移开。
陆锦熙微笑:"你也是。这身很适合你。"他忍不住补充道。
路临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着装:"父亲准备的。社交...必需品。"
陆锦熙理解地点点头。路临深很少在意穿着,这套西装想必是路教授的坚持。他注意到路临深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敲击着大腿,节奏比平时快——这是紧张的表现。
"紧张吗?"陆锦熙轻声问。
路临深摇头,但随即又轻轻点头:"人多。闪光灯。不确定因素...增加。"
陆锦熙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改良版白噪音发生器:"记得这个吗?今天我也带了耳塞和墨镜,以防万一。"
路临深接过小装置,指尖在刻有星辰图案的外壳上轻轻摩挲:"谢谢。"他的声音很轻,但眼神柔和了几分。
他们跟随指示牌前往签到处。大厅里人头攒动,各路记者架起长枪短炮,闪光灯此起彼伏。陆锦熙能感觉到路临深的身体逐渐紧绷,步伐也变得僵硬起来。
"走这边。"陆锦熙引导他绕开人群密集区,"我们提前到了,可以先熟悉一下赛场。"
比赛场地比市赛时更加宽敞明亮,二十支参赛队伍的工作台呈扇形排列。陆锦熙注意到他们的位置在右侧边缘,相对远离评委席和媒体区——这显然是有意安排,他暗自感激组委会的体贴。
"光线充足,噪音预计在65分贝左右。"路临深环顾四周,快速分析着环境数据,"出口距离12米,紧急情况撤离时间约15秒。"
陆锦熙微笑。路临深总是用数据和计算来应对不确定性,这是他的安全机制。他们开始布置工作台,路临深负责调试笔记本电脑,陆锦熙则检查实验器材。
"第三组,星辰中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确认信息,好奇地打量着路临深,"您就是路远教授的儿子吧?我们很期待您的表现。"
路临深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瞬,没有抬头:"团队成果。不只我一人。"
工作人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陆锦熙自然地接过话题:"我们的项目是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新型传感器,路同学负责理论模型,我负责实验验证。"
确认完信息后,工作人员离开了。路临深呼出一口气,肩膀微微放松:"谢谢。"
"不用谢。"陆锦熙轻触他的手臂,又迅速收回,"我们是一个团队。"
比赛正式开始前有半小时准备时间。陆锦熙注意到路临深的状态比市赛时好很多,虽然仍会避开人群的目光,但至少不再有明显的恐慌迹象。他时不时看向陆锦熙,仿佛在确认安全锚的存在。
"各位参赛选手请注意,第十五届青少年物理创新大赛省赛即将开始..."广播响起,全场逐渐安静下来。
他们的项目排在第七个展示。前几组表现都很出色,但陆锦熙能看出路临深对某些技术细节的不认同——他的眉毛会微微皱起,手指在桌面上划出看不见的公式。
"紧张吗?"轮到他们前,陆锦熙小声问。
路临深摇头:"理论完善,实验数据可靠。唯一变量是..."他看向评委席,"人际因素。"
青春交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