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蟠螭烛台在汉白玉地砖上投下明灭光影,丝竹声与环佩叮当交织成宴会上的靡靡之音。岁安郡主郑相宜斜倚在沉香木榻上,羊脂玉盏中晃动的葡萄美酒映着她眉间的花钿,忽听得殿外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十道黑影破窗而入,弯刀出鞘的寒光惊碎了满殿珠光。
路人男:为首刺客扯开脸上黑巾,猩红的舌头舔过刀刃:"听说长安贵女个个娇弱,今日可要好好尝尝滋味——"
话音未落,郑相宜手中玉盏已脱手飞出,在刺客额前炸开晶莹碎片。
郑相宜:"躲到屏风后!"她旋身抽剑,素色广袖翻飞间,软剑如银龙出渊。
她余光瞥见右侧女子被拽住裙裾,顿时寒了眉眼。
软剑挽出七朵剑花,血珠飞溅在波斯进贡的织金地毯上,宛如红梅绽放。
缠斗声中,郑相宜的披帛被利刃削断,三千青丝如瀑散落。
她赤足踩过破碎的琉璃盏,反手格开刺向身后少女的弯刀,却因分神被划伤右臂。
温热的血滴在锁骨处,衬得她愈发像浴血的凤凰。
当最后一名刺客咽喉喷血倒地,郑相宜拄着染血的软剑微微喘息。
女宾们从雕花屏风后探出脑袋,有人发髻凌乱,有人裙摆撕裂,却都目瞪口呆地望着那个满身血迹却依旧挺直脊梁的身影。
郑相宜:"可曾吓到各位姐姐妹妹?"郑相宜声音带着细微的沙哑,弯腰捡起地上的披帛随意束住头发。
她走到浑身发抖的卫国公府千金面前,解下外袍披在少女身上,指尖拂过对方泪痕斑驳的脸颊时,动作轻柔得如同安抚受惊的幼兽。
路人女:"郡...郡主的剑..."有贵女指着她手中还在滴血的软剑,声音发颤。
郑相宜:郑相宜低头轻笑,剑穗上先帝御赐的东珠在血泊中折射出冷光:"这剑,本就是为守护该守护的人而鸣。"
男宾席的护卫此时才赶到,看着满地尸首,皆是震惊之色。
皇帝:皇帝大步走来,看着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脊梁的表妹,眼中满是赞赏:"好!不愧是朕的好妹妹”
贵女们从屏风后怯生生地走出,望着这位平日里温婉的郡主,眼中满是敬佩与崇拜。岁安郡主望着众人,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浅笑。这场皇家宴会,注定会成为长安城中流传的传奇。
自平康坊雨夜血战,长安城彻底掀起"岁安狂潮"。街头巷尾的孩童嬉闹时,不再模仿卢凌风的银枪招式,而是高举木剑大喊"学郡主杀敌";茶楼里新撰的《凤仪传》话本,半月内加印七次,连书坊老板都惊叹:"比状元郎的轶事还抢手!"
青楼画舫也跟着改了风气。教坊司新编的《护花曲》,将郡主雨夜救人的英姿编成歌舞,引得无数女子挥泪打赏;醉仙楼的头牌姑娘特意调制"岁安香",用龙脑、沉香混着白梅,据说能还原郡主发间若有若无的冷香。
而最让世人动容的,是市井秘闻渐渐传开——城郊慈幼堂匾额下,藏着郡主亲手教孩童识字的身影;每月朔望,总有神秘人给乞丐铺送去新棉衣;就连西市流浪猫群聚集的破庙,都被修缮一新,檐角挂着写有"相宜"的红绸。
𓋫 𓏴𓏴 𓏵‧₊ ₊‧𓏵 𓏴𓏴 𓋫
作者:1105字献上
唐朝诡事录:爱与真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