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已高,朱砂色的身影终于踏着温府院落里拖长的夕照归来。那抹亮红沾上了些许市井的尘灰,衣摆处几道细微的褶皱仿佛无声诉说着忙碌的奔波,高束的马尾依旧利落,但清丽的面容上难掩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意。
过客:小姐回来了!
守门的仆从扬声向内通传。
汀兰和初荷早已迎在门口迎接处,见温韫宁走近,急忙上前搀扶。汀兰眼尖地发现自家小姐虽然神色疲惫,但眼眸深处却沉淀着一种踏实的平静,那是做了有意义之事后的充实感。
初荷:小姐辛苦了
初荷心疼道
初荷:热水已备好,先洗漱更衣吧?
温韫宁摇摇头,尽管双腿确实有些酸软,却更想先见见父母
温韫宁:不妨事,我先去见爹娘回话。
此时,花厅里灯火初明,驱散了傍晚的凉意。温执衡与萧徽玉端坐主位,两人都在翘首以盼。温韫宁进来的脚步声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萧徽玉:宁儿!
萧徽玉率先起身,快步走到女儿跟前,拉着她的手上下细看,满眼都是心疼,
萧徽玉:累坏了吧?脸都瘦了一圈似的。
她抬手想拂去温韫宁鬓角沾染的一点微尘。
温韫宁:让阿娘挂心了
温韫宁展颜一笑,扶着母亲的手臂一同走向座位,
温韫宁:只是在外奔走一日,尘灰难免,并非瘦了。倒是办成了不少事,心中踏实。
她转向温执衡
温韫宁:爹爹。
温执衡点点头,指着下首的座位
温执衡:坐下慢慢说。林管事已先行回来禀报了大概,说你事必躬亲,安排得极妥帖。
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与赞赏。
温韫宁落座,接过初荷及时奉上的热茶,温暖瞬间驱散了身上沾染的凉意。她轻啜一口,才缓缓道来今日的见闻与安排:
晨间离开温府,她便直奔林管事昨晚初步选定的城东几处预设粥点。那里虽地势开阔,靠近官道便于灾民聚集,但林管事出于稳妥考虑,预留的位置偏于角落。温韫宁实地勘察后,否决了这一提议。
温韫宁:那处位置太过僻隅,恐难以照顾到真正贫弱、行路艰难的妇孺老弱,
韫宁解释道,
温韫宁:我仔细看了人流走向和地势,与林管事商议后,将主棚改设于街口避风处,一来更显眼,二来有官道护持,也利于府衙差役维持秩序。另在其东首再增设一处小棚,专为老弱妇孺所用,设于背风向阳的矮墙下,更为暖和便利。林管事已安排人手连夜去平整场地,搭建棚架。
温执衡赞许地点头
温执衡:考虑周全,尤其这增设妇孺粥棚的心思极好。
他深知,女儿此举不仅是为照顾弱势,亦是对陛下“仁心”最熨帖的诠释与放大。
随后便是采买物资的大头。温韫宁并未直奔最大的粮行,而是带着林管事与家丁,穿梭于东市几个颇具信誉、以实惠著称的中等粮铺之间。
温韫宁:女儿想光用白米熬粥,一则成本过高,难以长久,二则对于长期饥饿之人,过于精细反倒伤身,
她条理清晰地说,
温韫宁:所以配比了三成白米,掺入五成耐煮耐饥的小米、糙米,还有两成易于消化的赤豆和绿豆。一则杂粮粥更扛饿,二则夏日炎炎,绿豆亦有清热之效。且如此搭配,三十两银子比预算多购了足足两成粮,加上家中存粮,足够支撑最初五日。
提及“三十两”时,她特意看向温执衡,后者眼中流露出激赏。这份精打细算并兼顾实际的智慧,远超他想象。
温韫宁:还不止于此,
温韫宁语气略带一丝柔和,
温韫宁:购粮时流徙而来的一对母子,母亲病弱,小儿面黄肌瘦,饿得只能揪着母亲衣角啼哭。我让家丁将预备带着垫饥的干粮分了些给他们,那母亲拖着病躯千恩万谢……
永乐安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