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一:漕氏家族(漕帮帮主,掌控运河水路,以“阴船”运输官银)
- 男二:盐氏家族(两淮盐商,因漕运受阻与漕帮结仇,暗通海盗)
……——……——……——
暮色像一匹浸了墨的绸缎,慢悠悠铺满京杭运河的水面。沈砚舟立在官船甲板上,指尖捻着刚拆封的赴任文书,宣纸上“苏州知府”四个字被晚风吹得微微发颤。船尾的灯笼在水面投下团昏黄光晕,光晕里漂着几片残荷,让这江南水路添了几分萧瑟。
“大人,前面要过‘鬼见愁’弯道了,舵工说这地界儿夜里不太平。”随从捧着件夹袄上前,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铃铛声。那声音不似寺庙里的清脆,倒像用骨头磨成的铃舌,敲在人心上发沉。
沈砚舟抬眼望去,只见弯道那头的暮色里,缓缓驶出一队黑沉沉的漕船。打头的船桅上悬着面白幡,被风扯得猎猎作响,幡角绣着的“漕”字在昏暗中泛着冷光。更奇的是,那船队走得悄无声息,水面连点涟漪都没掀起来,仿佛不是浮在水上,而是悬在半空。
“这是……漕帮的船?”沈砚舟皱眉。他赴任前在吏部听过传闻,说漕帮近年垄断了运河漕运,尤其是两淮一带的官银押运,向来神出鬼没。只是传闻里没说过,漕船会挂白幡走夜路。
随从脸色发白,往他身后缩了缩:“大人,是‘阴船’!老人们说漕帮有支船队专走夜路,船工都是……都是活死人。”
沈砚舟刚要斥他迷信,目光却被漕船甲板上的人影攫住了。那些穿着短打的船工垂着头,脊背挺得笔直,却不见半分活气——有人半边脸浸在水里,竟连眼皮都没眨一下;有人握着缆绳的手泛着青黑,指节僵硬得像段木头。更诡异的是船底,不知何时浮起层幽蓝磷光,顺着船身蔓延,把水面染成了片鬼火似的光海。
官船与漕船渐渐靠近,沈砚舟隐约看见漕船船头立着个魁梧汉子。那汉子披着件黑斗篷,斗篷下摆绣着银线蛇纹,手里把玩着串骷髅头串成的佛珠,正是漕帮帮主漕厉风。传闻此人早年在运河里溺过一次,被捞上来后性情大变,手段狠戾得能止小儿夜啼。
沈砚舟下意识往船舷后缩了缩,却不慎碰掉了腰间的玉佩。玉佩坠入水中的“叮咚”声在死寂的夜里格外刺耳,漕船甲板上的漕厉风猛地转头,那双在暮色里亮得骇人的眼睛,精准地锁在了他身上。
“谁在偷看?”漕厉风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铁板,刚落音,官船的船篷后突然窜出两个黑影。他们足尖点着船舷,手里的短刀泛着冷光,眨眼就落在沈砚舟身后。刀刃贴在他颈侧的瞬间,沈砚舟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河泥腥气,混着点若有若无的腐味。
“阴船借道,活人退避。”黑影的声音毫无起伏,刀刃又压进半分,颈间的皮肤已感觉到刺骨的寒意。沈砚舟能看见他们耳后贴着的黄纸符,符角用朱砂画着诡异的符号——那不是道家的符咒,倒像是某种用来镇住魂魄的咒印。
“本官沈砚舟,奉旨赴苏州就任。”他强压着心头的惊悸,声音尽量平稳,“不知漕帮主押运的是何货物,竟要如此兴师动众?”
“官银。”漕厉风的声音从对面传来,他缓缓踱步到船舷边,手里的骷髅串珠转得飞快,“沈大人初来乍到,还是守着官场的规矩好。有些东西,不该看的别多看,不然……”他突然抬手,指了指官船的船底。
沈砚舟低头一看,只见官船吃水线处,不知何时攀附上了几条灰黑色的水蛇,蛇眼正幽幽地盯着他,蛇信子吐得飞快。而那些水蛇的七寸处,都缠着与黑影耳后同款的黄纸符。
“放行。”漕厉风收回目光,黑斗篷一摆,转身进了船舱。那两个黑影也如鬼魅般退回漕船,船舷上只留下两道淡淡的水渍。漕船队继续悄无声息地前行,白幡在暮色里越来越远,船底的幽蓝磷光却像不散的鬼影,在水面拖出长长的光带。
纸嫁的娇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