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钟时,苏明远故意放慢了动作。钟内部的齿轮果然是黄铜制的,但咬合处粗糙,发条用的是普通铁丝,难怪容易卡住。他一边用细砂纸打磨齿轮(从首饰匠那讨来的),一边漫不经心地问:“公公,这钟是从佛郎机人手里来的?他们的船能到大明,想必航海术很厉害?”
冯保呷了口茶,眼神锐利如刀:“佛郎机人在澳门筑城,每年送来不少新奇玩意儿,可骨子里是豺狼。上个月广东巡抚奏报,说他们在南洋杀了大明的商船队,抢了香料。苏先生打听这个做什么?”
“只是好奇。”苏明远把修好的钟上好发条,钟摆“滴答”作响,比原来稳了不少,“学生老家在江南,见过海船,总觉得船要是能像这钟一样‘准头’,就不会迷航了。”
离开冯府时,夕阳正染红煤山的树梢。苏明远沿着胡同往回走,路过太医院,看到李时珍正送一个高鼻深目的洋人出来——那人穿一身儒服,手里捧着本《几何原本》的手抄本,正是三年前从澳门来的传教士利玛窦。
“苏先生!”利玛窦眼睛一亮,用生硬的中文喊道,“上次你说的‘地球是圆的’,我在信里告诉了罗马的神父,他们都很惊讶!”
苏明远心里一动。利玛窦的书信能通到欧洲,欧洲又有“深海之锚”和新中州的人……他拉着利玛窦走到僻静处,低声问:“神父可知‘刚果河畔有座新星城’?城里的人用齿轮造钟,用弩箭射穿铁甲,种一种叫‘玉米’的作物?”
利玛窦愣了愣,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上个月从果阿来的商船带了封信,说刚果有群‘东方智者’建立了城邦,用‘会自己转的锯子’和‘能治病的玻璃管’,葡萄牙人都怕他们。信里还画了他们的旗帜——蓝底,一颗星,周围有九个环。”
苏明远的手猛地攥紧了信纸,指节发白。九个环——是九个班!他们找到了彼此!他强压着喉咙里的哽咽,问:“能帮我带封信给他们吗?用你们教会的船,送到刚果的新星城。”
利玛窦看着他通红的眼眶,点了点头:“你告诉我内容,我译成拉丁文,让去安哥拉的传教士转交。不过……大明海禁虽松,私自通外信是重罪。”
“我知道。”苏明远望着西天的晚霞,那里仿佛能看到刚果河的红土,“就说六班在北京很好,我们在学造能远航的船——用龙骨和水密舱,比佛郎机人的船更稳。等造出船,我们就从天津卫出发,穿印度洋,过好望角,去找他们。”
回到琉璃厂的小院时,六班的同学正围着王二柱看新烧出的玻璃——这次用了苏明远说的“石灰-草木灰法”,虽然还带着淡淡的绿色,却已经能透光看到对面的胡同。
“班长,你看这玻璃能做什么?”负责烧窑的陈小胖举着玻璃片,兴奋地问,“做窗户?还是像冯保那样做镜子?”
苏明远把利玛窦的信拍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做望远镜的镜片。”他拿起树枝,在地上画出大西洋的航线,“等我们造出能看清十里外帆影的望远镜,造出不会沉的船,就去和他们汇合。”
窗外,胡同里的更夫敲起了二更的梆子。六班的同学围着那张简易的世界地图,有人用铅笔标注天津卫的位置,有人在计算从印度洋到刚果的航程,还有人在纸上画着水密舱的结构图——那是他们从《天工开物》里找到的灵感,再加上初中物理课学的浮力原理。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