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十七年,春。
太学后院的梨花开了,雪白的花瓣随风飘落,铺满了青石小径。宴昭黎抱着琴站在廊下,望着那满树梨花出神。十五岁的少女穿着淡青色的襦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钗,素净得如同这满园春色里的一笔墨痕。
"宴二小姐又对着梨花发呆?"身后传来清朗的男声。
昭黎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整个太学里,会这样打趣她的只有陆昭一人。她故意不转身,只微微侧了侧脸:"陆公子今日倒是来得早,莫不是又被丞相大人训斥了?"
陆昭转到她面前,一袭月白色长衫,腰间悬着青玉佩,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他比昭黎高了大半个头,低头看她时,眉目如画,眼中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宴二小姐这张嘴,将来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总不会比陆公子得罪的多。"昭黎终于转过身来,怀中的古琴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昨日你作的《春江花月夜》,李夫子可是赞不绝口。"
陆昭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怎知是我所作?我明明署的是化名。"
昭黎抿嘴一笑:"你写'江畔何人初见月'时,总爱把'见'字最后一笔拉得特别长,这习惯从十岁起就有了。"
陆昭怔了怔,随即失笑:"四年同窗,果然瞒不过你。"他伸手拂去落在昭黎肩头的一片梨花,"今日琴课,你可准备好了?听说太后娘娘要派人来太学挑选贵女入宫献艺。"
昭黎的笑容淡了些:"我不过是个尚书之女,这等荣耀轮不到我。"她低头拨弄琴弦,发出几个清越的音符,"倒是你,听说兵部已经下了文书,要你下月去北疆历练?"
春风忽然变得有些凉。陆昭沉默片刻,轻声道:"父亲的意思。近来戎族频频犯边,朝中武将青黄不接..."他顿了顿,忽然笑道,"不过你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到时候给你带北疆的雪莲,听说那花能在冰天雪地里盛开,最配你这倔脾气。"
昭黎正要反驳,太学的钟声忽然响起。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朝讲堂走去。春风拂过,梨花如雪,落在他们并肩而行的身影后。
青梅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