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在帐中翻看谍报,见"陈轩强征十万百姓为军"字样,指尖在案上轻叩:"兵法云'和者,上下同心',用百姓充军,是自乱阵脚。"对秦岳道,"传谕各营,今日不攻城——观其变。"
秦岳惑:"将军,此乃攻城良机......"
"良机?"杨烈摇头,"百姓非兵,逼之反生祸。待其内乱,再乘势而击。"令亲卫,"取些干粮,往城下抛——告诉那些百姓,降者免死,还分田亩。"
(内城城头·午时)
十万百姓被押上城墙,手里握着匠铺赶制的长枪。枪头多是钝铁,枪杆尚带着树皮。陈轩令禁军持刀在后监押:"邹军若至,敢后退者,斩!"
忽有邹军士卒在城下抛粮,麻袋裂开,糙米滚落雪地。有个饿极的汉子刚要弯腰去捡,就被禁军一刀刺穿咽喉。鲜血溅在旁边少年脸上,少年吓得瘫倒,又被身后的枪杆戳得惨叫。
(匠铺街·未时)
张铁匠望着满地血污,王木匠的尸体还蜷在铺门后。他将最后一批枪杆交给禁军,忽然抓起一把淬了火的凿子藏在袖中——昨夜小儿子偷偷告诉他,邹军在城外喊,匠户投诚者免徭役三年。
(邹军阵前·申时)
杨烈立于望楼,见城头百姓瑟缩如寒鸦,禁军刀光在其后闪烁,忽然对诸将道:"兵法云'夺其心',他们的胆,已被陈轩自己吓破了。"令旗手挥蓝旗,"今夜攻东北隅,只鸣鼓,不真打。"
(东北隅·酉时)
顾长风令鼓手擂鼓,鼓声震得城砖簌簌落。城头的百姓吓得东倒西歪,有个老丈腿一软,竟从垛口跌下去,摔在护城河边的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萧正茂拄着伤臂赶来,见此情景,忽然对监押的禁军道:"放他们去吧——留着也是送死。"禁军校尉冷笑:"将军忘了陛下的令?"
萧正茂望着城下邹军的火把,忽道:"陈轩的令,我不遵了。"拔剑斩断捆绑百姓的绳索,"要降要战,你们自便。"
(宫城·戌时)
陈轩听闻萧正茂放了百姓,掀翻了满桌宴席。红烧肘子滚落在波斯地毯上,油渍漫过绣着的鸾鸟纹。"反了!都反了!"他抓起案上的鎏金酒壶,砸向殿柱上的《出师表》拓片,"传朕令,将萧正茂家眷抓入天牢!"
淑妃拉住他的衣袖哭道:"陛下,萧将军是为了守城啊!"陈轩甩开她,龙袍的飘带扫过烛台,火星落在帐幔上,燃起点点火苗。
(东北隅·亥时)
邹军的鼓声停了,城头却乱成一团。百姓们争抢着下城,与禁军推搡厮打。有个少年抓起地上的长枪,竟捅向监押的军卒:"我爹就是被你们杀的!"
萧正茂看着这一切,忽然解下腰间的兵符,递给身旁的校尉:"你带着禁军守内城吧,我去去就回。"校尉攥着兵符,见他转身走向百姓,忽然明白——将军是要去开城门。
(城西匠铺·子时)
张铁匠正收拾家当,忽闻街外传来喧哗。萧正茂带着数百百姓奔来,身上的甲胄已被扯得歪斜:"张铁匠,有办法打开西城门的铁锁吗?"
张铁匠从袖中摸出淬火凿子:"能!但需半个时辰。"萧正茂拔剑护在他身前:"给你一个时辰——今夜,咱们不做陈轩的替死鬼!"
(邹军大营·丑时)
杨烈望着城头忽明忽暗的火把,对秦岳道:"萧正茂要反了。"令旗手挥红旗,"各营待命——城门一开,先护百姓,再清禁军。"
大邹高祖武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