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淑妃。”轩指假山后,“最爱唱《春江花月夜》。”忽对淑妃曰:“汝亦去,归江南故里。”
淑妃抱琵琶哭曰:“陛下……”
“勿复称陛下。”轩苦笑,“朕今,不过亡国之君。”
烈令亲卫送淑妃出宫,转身对轩曰:“陛下可知,何以十二道金牌无人应?”
轩望池中枯荷:“知之。朕征粮过苛,失却民心。”
“不止。”烈拾一片枯叶,“去岁建宁被围,陛下在掷骰子;萧正茂守城,陛下在饮宴。民心非一日而失,乃为陛下酒气、骰子声,一点点磨灭。”
轩沉默良久,忽曰:“杨将军欲杀朕乎?”
“不杀。”烈将枯叶投池,“杀陛下,恐寒降者之心。”望宫墙外炊烟,“朕所求者,江山也,非首级。”
(朱雀大街·申时)
轩被押往城外驿馆,百姓夹道围观。有老婆婆举半块发霉饼子,对其啐曰:“即汝!征走吾孙救命粮!”
有曾被强征之少年兵喊:“杨将军言,不杀汝,令汝观我等如何度日!”
轩抬头,见街旁邹军士卒助百姓补屋顶,有老兵教孩童识字,阳光洒其身,竟胜宫城琉璃瓦之亮。
(驿馆·酉时)
轩坐窗前,观窗外晾晒之邹军战袍。德全端来一碗糙米饭,上卧一蛋:“将军言,陛下体弱,当补之。”
轩持筷,却难夹起蛋。忽忆登基日之盛宴,琥珀盏中葡萄美酒,白玉盘里龙凤呈祥,今皆化为此碗糙米饭——简素,却踏实。
“李德全,”哽咽曰,“汝言,朕若早食此饭,或……”
德全别过头,泪落碗沿。
(邹军大营·亥时)
烈于灯下批阅奏章,秦岳入禀:“将军,诸州府皆遣人来贺。”
“贺何?”烈头不抬,“建康虽破,江南未平,尚非庆功之时。”于“减免赋税”四字下画粗线,“明日贴出,令百姓知,日子将变。”
秦岳望案上传国玉玺,忽曰:“将军,真欲留陈轩?”
“留之。”烈搁笔,“令其观,何为‘和者,上下同心’;令其观,此江山在朕手,如何长出新庄稼。”
窗外月光入,照奏章上“安民”二字,墨迹未干,已透暖意。
(驿馆·寅时)
轩辗转难眠,闻窗外邹军巡逻声。其声整齐、沉稳,不似己之禁军,总带骄纵拖沓。
起身至窗前,见驿馆外老槐树下,有邹军卒教孩童识字,月光照其身,如一幅静画。
大邹高祖武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