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一早,天文社活动室的公告板前围了圈人。林学姐贴出张新通知:市级天文观测竞赛的初审结果下来了,苏念和陆时衍负责的“春季星象轨迹组”顺利晋级,需要在周末提交补充观测数据。
“刚好借这个机会,把城郊旧天文台的设备再试试手?”陆时衍背着观测包走进来,目光扫过苏念时,特意停了两秒——她桌角放着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A大天文台的剪影,是林宇辰昨天顺手带来的,说是周砚学长托他转交的“资料参考”。
苏念把笔记本往抽屉里推了推,拿起观测日志笑:“好啊,正好把上次没测完的昴星团数据补全。”
周六清晨,两人骑着单车去城郊。旧天文台的铁门锈迹斑斑,陆时衍熟练地从门柱后摸出备用钥匙,开锁时动作顿了顿:“上周刚换的锁,之前的钥匙可能……”
“没事,我带了咱们社团的通用钥匙。”苏念晃了晃钥匙串,银质小望远镜在阳光下闪了闪。陆时衍“嗯”了声,转身调试赤道仪时,耳尖却比平时红了些。
观测到正午,数据记录得很顺利。苏念翻着日志核对参数,突然发现某页空白处多了行小字:“昴星团的疏散结构,像不像一群追赶星光的人?”字迹是陆时衍的,铅笔力道很轻,像是犹豫了很久才写下。
她刚要笑,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宇辰发来的消息:“周砚学长说可以帮我们远程审核数据,他发了邮箱,学姐要不要把初步结果发给他看看?”后面还附了个A大天文系的官方邮箱地址。
消息弹窗没来得及关,陆时衍凑过来看数据时正好瞥见。他没说话,只是伸手拿过日志本,翻到记录昴星团的页面,用红笔在那行小字旁补了句:“但最亮的那颗,永远朝着同一个方向。”
苏念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把手机塞回口袋:“不用麻烦学长了,我们自己再核对一遍就行。”陆时衍抬眼时,眼里的紧绷悄悄松了些,像被云层遮住的星星,终于透出点光。
收拾设备时,陆时衍突然从包里掏出个牛皮纸包,递给她:“上次去旧书市淘的,1987年的《天文观测年鉴》,里面有英仙座流星雨的老数据,比A大那本参考手册详细。”
苏念接过翻开,扉页上有陆时衍的字迹:“献给……正在追赶星光的人。”没写名字,但墨迹新鲜,显然是刚写的。她抬头时,正对上他带着点期待又紧张的目光,像在等一个确认的信号。
“年鉴借我看一周?”她笑着把书抱在怀里,“看完……我们一起整理成新的观测指南吧。”
陆时衍点头,嘴角扬起个极浅的弧度。回程的单车上,风掀起两人的校服衣角,苏念摸了摸怀里的年鉴,感觉比那本印着A大天文台的笔记本,要沉得多——那里面藏着的,是某颗星星不愿被旁人惊扰的、独属于她的轨迹。
蝉鸣里的转校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