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朴在宇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对了怒那,你借给我的书,我看了几本了。”
“哦?看了多少?”梁清越有些意外,她以为像他这样的年纪,可能没那么多耐心读那些慢悠悠的故事。
“大概三本左右吧。”朴在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抱歉啊怒那,我中文虽然学了十几年,但看小说还是有点慢,有些地方要反复看几遍才能明白意思。”
“没关系,看书本来就不用求快。”梁清越倒觉得没什么,她自己看喜欢的书,也常常会翻来覆去地看,“有时候看得慢一点,反而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是啊。”朴在宇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尤其是那本《蒲公英》,我已经看了三遍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蒲公英》这三个字让梁清越的心轻轻颤了一下。那是她的处女作,是她大学时写的,带着当时所有的热情和青涩,改了又改,磨了又磨,才终于敢拿出来发表。后来她写了很多本小说,名气和销量都远超《蒲公英》,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本小说里藏着她最纯粹的创作初心,是她后来再也无法复制的状态。这些年,很少有人会提起这本早期的作品,没想到朴在宇不仅看了,还看了三遍。
“是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你……看出什么了?”
朴在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喝了一口冰美式,像是在组织语言。夕阳的光芒渐渐变得柔和,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黄色。他转过头,认真地看向梁清越,眼神清澈而真诚。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其实有点不理解。”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回忆的意味,“我觉得男女主角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分开?男主角愿意为了女主角留在她的城市,放弃自己原本的工作,女主角为什么不能为了他妥协一下?我当时觉得,爱情里总要有一个人让步的,不然怎么能长久呢?”
梁清越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这是很多读者对《蒲公英》的第一反应,尤其是男性读者,大多会觉得女主角太过“强势”,不懂变通。
“但第二次看的时候,我的想法又变了。”朴在宇继续说道,眉头微微蹙起,“我开始注意到一些第一次忽略的细节。比如女主角为了那个设计工作室付出了多少努力,她每天工作到深夜,为了一个方案熬得眼睛通红,甚至放弃了和朋友聚会的机会。那个工作室就像她的孩子一样,是她全部的心血。而男主角虽然说愿意留下,但他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过女主角的工作,他只是觉得‘我爱你,所以我可以牺牲’,但他没想过,女主角是不是愿意接受这样的牺牲,是不是愿意因为他的牺牲而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时候我觉得,他们可能并不是不够相爱,而是爱的方式不对,都太想当然了。”
梁清越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她很少听到有人能这么细致地解读这些隐藏在情节背后的东西,尤其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
“那第三次呢?”她忍不住追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朴在宇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找到了知己一样,语气也变得更加兴奋:“第三次看的时候,我忽然觉得,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悲剧结局,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啊!你看,最后女主角虽然没有跟男主角走,但她在送男主角去机场的时候,说了一句‘等我的工作室稳定了,我会去找你’。而男主角也说‘我等你’。这说明他们都没有放弃彼此,只是选择了先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等有能力了再重新交汇。”
他闯入她的草稿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