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老城区艺术区特有的高大拱形窗户,金晃晃地洒在张教授工作室的地板上。空气里飘着一股好闻的味道——咖啡香混着布料的原始气息,还有一点点松节油的味道,像把整个秋天都揉碎了装在这个旧红砖建筑改造的空间里。我跟在张教授身后,眼睛有点不够用。
整面墙都钉满了设计草图,五颜六色的线条在阳光下晃得人心里发颤。中间是一张巨大的实木工作台,边缘都磨出包浆了,上面散落着各种剪裁工具和面料小样。角落里立着几个穿着半成品衣服的人体模型,像沉默的哨兵。墙上挂着一排黑白照片,都是张教授历年的作品,从青涩到成熟,像一部浓缩的时装史。
"这边是基础面料区,按材质分类。"张教授用手比划着,声音里带着自豪感,"那边是特殊工艺区,有些是我从国外淘回来的老机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我的手指忍不住轻轻抚过一台老式缝纫机的金属表面,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心里莫名一动。想起小时候趴在妈工作室的同款缝纫机上,看她脚踩踏板,听着"咔嗒咔嗒"的声响,一卷卷布料在她手下变成好看的衣服。
"米兰时装周的项目,我们已经进行到中期了。"张教授把我领到最里面的一个柜子前,黄铜拉手擦得锃亮,"这里是我的宝贝——珍藏面料柜,里面有些料子,市面上已经找不到第二块了。"
他打开柜门,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卷卷布料,用防尘布仔细盖着。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我看见一块暗红色的丝绒在阴影里泛着微光,像凝固的血,又像暗夜里绽放的玫瑰。心脏猛地跳了一下,手指差点伸过去触碰到它。
"这是我们这次项目的核心团队区。"教授拍拍我后背,带我走向工作室中央区域,"李伟!过来一下!"
一个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裤的男人从一堆图纸里抬起头,三十岁左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镜擦得锃亮。他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眼神却像扫描仪一样上下打量我。
"张教授。"他声音不大,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优越感。
"这是李伟,我的首席助手,也是工作室的技术总监。"张教授介绍道,"李伟,这是林晚晴,我跟你提过的,来协助我们完成米兰项目。"
李伟伸出手,指尖冰凉,握手的时候力气很轻,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弄脏似的。
"欢迎加入。"他笑了笑,嘴角咧开一个标准的弧度,但眼睛里没什么温度,"张教授招人的标准真是越来越'多元化'了,连没完整参与过国际项目的也收。"
我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地抽回手:"以后请多指教。我会用实力证明自己值得这个机会。"
李伟挑了挑眉,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拭目以待。"
张教授好像没听出我们之间的暗流涌动,拍拍手:"好了,李伟你带晚晴熟悉一下工作流程,把米兰项目的基础面料文档整理任务交给她。晚晴,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李伟,他是我们这里的活字典。"
教授走后,李伟脸上的笑容立刻淡了下去。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沓资料扔在我面前的桌子上,动作不轻不重,刚好能让资料散开来。
"这些是米兰项目已确定的基础面料,需要你在今天下班前整理成电子版文档,包括材质分析、供应商信息和成本核算。"他看了眼手表,"现在两点半,你有不到四个小时时间。"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英文专业术语和数据。抬头想问问有没有参考模板,李伟已经转身走开,跟另一个设计师谈笑风生,仿佛我这个人根本不存在。
深吸一口气,把涌上来的委屈咽下去。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插电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的一小盆仙人掌,刺扎进指尖,疼得我倒吸一口凉气。看着指尖渗出的小小血珠,突然想起妈说过的话:"丫头,做设计就像养仙人掌,看着光鲜,其实浑身是刺,不小心就会被扎得血淋淋。"
荆棘女王的反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