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光阴于神而言不过弹指,可当瑶光指尖抚过星辰殿顶那道浅痕时,仍能清晰记起它成形的那日——星澈第一次尝试凝聚星力,失控的星火灼穿了殿顶琉璃,小神崽吓得缩在元始怀里,金豆豆掉了满地。
“在想什么?”
熟悉的松木香裹着晚风漫过来,元始不知何时已立在身侧。他鬓角几缕银发被月光染得更亮,却仍是她记忆里那副模样,只是眉眼间的清冷被岁月磨成了温润的玉。瑶光偏头看他,忽然笑了:“在想,当年你说‘人间情是劫’时,可曾想过我们会有今日?”
他顺势握住她放在琉璃上的手,掌心温度透过衣袖漫过来。“天道无常,唯心意恒常。”他顿了顿,目光落向人间,“你看那里。”
云层之下,江南水乡正逢上元,千盏河灯顺着流水漂向远方,暖黄的光晕映得水面像铺满碎星。瑶光认出那片水域——正是她当年历劫时住过的镇子,只是如今河道拓宽了数倍,岸边的青石板路换成了平整的白玉,唯有那棵老梅树还在,枝桠上挂满了祈愿的红绸。
“去年星澈巡查人间时说,这镇子的人都信‘星辰有灵’,每年上元都要为‘护镇双星’点灯。”元始的声音里带着浅淡的笑意,“他还较真地去查了地方志,说‘双星’的传说,始于万年前一位绣娘和她的……”
“和她的故人。”瑶光接过话头,眼底泛起柔光。
万年前他们带星澈下凡时遇见的那位白发老人,临终前将“神仙眷侣护佑小镇”的故事讲给了孙辈。后来不知怎的,故事传着传着,就成了“星辰神女与太极天尊化为此地双星,每逢劫难必显灵”。镇上的人还在老梅树下建了座小庙,庙里没有神像,只挂着两幅画:一幅是女子拈针绣花,星辰落满肩头;一幅是男子执棋静坐,周身绕着淡淡的太极光晕。
“上月我去看过,”瑶光轻声道,“庙里的主持说,三年前山洪暴发时,河水明明要漫过堤坝了,却忽然退了回去,水面上还浮着星子似的光。”
元始挑眉:“那是星澈偷偷动了星力,被我罚去抄了百遍《天道守则》。”
瑶光忍不住笑出声。星澈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星辰主神,却还是改不了少年时那点护短的性子。她想起小神崽刚学会化形时,总爱拽着元始的衣摆追在身后问:“父君,为什么母君的星图里,归星旁边永远跟着一颗小星?”
那时元始是怎么答的?
哦,他蹲下身,摸着星澈的头说:“因为真正的星辰,从不会独自闪烁。”
晚风忽然卷起一阵星砂,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瑶光抬头,看见北斗七星的排列微微变了变——那是星澈在打招呼。她抬手对着星空轻点,一颗流星拖着长尾划过天际,在夜幕上留下转瞬即逝的银痕。
“他在催我们回去吃元宵。”元始握住她的手腕,指尖在她腕间的合籍玉牌上轻轻摩挲。那玉牌随他们的心意流转着微光,万年过去,上面“同护三界,同守彼此”的誓言依旧清晰。
瑶光忽然想起合籍大典那日,天道降下的那道功德金光。当时诸神都以为天尊与神女合籍会乱了天道秩序,可金光落下的瞬间,三界星轨齐齐震动,原本晦暗的归星骤然亮得灼目,连沉寂了亿万年的鸿蒙之气都翻涌起来。灵宝天尊那时抚着胡须笑:“情能补道,原来不是妄言。”
“在想大典?”元始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拉着她转身往殿内走。星辰殿的玉阶上,每隔三步就立着一盏星灯,这些灯自他们合籍那日起便从未熄灭,灯芯是用瑶光草的根茎做的,燃着元始的本命仙火,据说能燃至天地尽头。
“我在想,”瑶光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忽然停下,转身认真地看着他,“当年你为了净化情魔残魂,以道基为祭,真的不痛吗?”
瑶光归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