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尸的齿痕
滨海市的暴雨连下了十天,涨潮的海水漫过防波堤,在沙滩上冲来具肿胀的男尸。刑侦队长陈默蹲下身时,咸腥的海风卷着股腐烂的甜腻味——死者是海洋生物学教授周明远,他的脖颈处有圈细密的齿痕,每颗牙印都带着倒钩,像是被某种水生动物啃噬过。
“死亡时间超过72小时,”法医老莫用镊子挑起块残留的皮肤组织,放在紫外线灯下,组织边缘泛着诡异的荧光,“齿痕间距两厘米,倒钩深度三毫米,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海洋生物。最奇怪的是,他的胃里全是海水,却没有呛水痕迹,像是被强行灌进去的。”
陈默的目光扫过死者的研究笔记,最后一页画着条鱼尾人身的生物,鳞片标注着荧光色,鱼尾末端有排锋利的骨刺,旁边写着:“月潮之夜,人鱼会上岸产卵,需活祭品,雄性,35-40岁,O型血。”
笔记里夹着张照片,周明远站在艘科考船上,身边的年轻女人穿着潜水服,手里举着块带荧光的鳞片,笑起来时眼角有颗泪痣。照片背面写着:“苏晚,助手,2023.7.16,首次发现活体鳞光反应。”
“查苏晚,”陈默指着照片里的鳞片,“这东西的成分和周明远伤口的荧光物质一致。另外,调最近三个月的失踪人口,尤其是35-40岁的O型血男性。”
技术科的回复让空气瞬间凝固:近三个月有七名符合条件的男性失踪,最后出现的地点都在“望鱼礁”附近,那片海域是周明远的固定科考区域,民间一直流传着人鱼的传说。
“望鱼礁的潮水今晚是月潮,”老莫看着手机上的潮汐表,脸色发白,“笔记里说的产卵期,就是今晚。”
陈默抓起车钥匙时,窗外的雨突然变成了淡绿色,打在玻璃上留下荧光色的痕迹,像无数条小鱼在跳跃。他想起渔民说过的话:“海里的东西上岸前,海水会变绿,那是它们的鳞片在发光。”
第二章 荧光鳞片
苏晚第一次见到人鱼是在去年的月潮夜。她跟着周明远在望鱼礁潜水,手电筒的光扫过暗礁缝隙时,照到条银蓝色的鱼尾,鳞片在黑暗里泛着荧光,像撒了把星星。
“别碰它!”周明远抓住她的脚踝,潜水服的通讯器里传来他急促的呼吸声,“这是‘磷光人鱼’,濒危物种,传说会勾人下海当祭品。”
但她还是被那抹荧光吸引了。人鱼的上半身是人类女性的模样,长发遮住脸,指尖划过礁石时,留下串荧光脚印。苏晚忍不住摘下片脱落的鳞片,那东西在她掌心微微发烫,像颗活着的心脏。
从那天起,她的生活开始被诡异的事缠绕。每次洗澡,浴缸里都会出现细小的鳞片;夜里总能听到海浪声,即使她住在离海边三公里的公寓;更可怕的是,她的指甲缝里开始渗出荧光液,洗不掉,擦不净。
“这是共生反应。”周明远在实验室里给她做检查,显微镜下,她的皮肤组织里嵌着无数个鳞片碎片,“磷光人鱼的鳞片会寄生在人类体内,慢慢改造宿主的基因,让你变成它们的‘引路人’。”
他给她注射了种透明药剂,说能抑制鳞片扩散,但每次注射后,苏晚都会做同一个梦:她站在望鱼礁上,脚下的海水里浮着七具男性尸体,人鱼的尾巴缠在她的脚踝上,鳞片的荧光映出她眼角的泪痣——和人鱼脸上的痣一模一样。
“周教授在骗你。”今天凌晨,一个陌生号码发来彩信,照片里是周明远的实验室,架子上摆满了装着荧光鳞片的培养皿,每个皿上都贴着失踪男性的名字,“他在研究人鱼的产卵机制,需要人类宿主来孵化鱼卵,你是最合适的母体。”
苏晚冲进实验室时,周明远正对着监控屏幕冷笑,画面里是望鱼礁的实时影像,七个模糊的人影正往海里走,步伐僵硬得像提线木偶。他的手里拿着支更大的注射器,里面的药剂泛着和鳞片一样的荧光。
恐怖异闻:惊悚小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